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呂銳鋒昨日向市六屆人大一次會議大會主席團報告政府工作報告修改情況,“推進地鐵8號線建設”、“加快雨污分流改造,建設海綿城市”等代表在審議過程中提出的一系列熱點民生問題,均在報告中有所回應。
“雨污分流”工作提到新高度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根據代表審議情況共作出31處修改,對于代表熱議的“逢雨必澇”問題,修改增加“探索建設雨水自然積存、滲透、凈化的海綿城市”的表述,將推進雨污分流工作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一方面,深圳是一個淡水資源嚴重匱乏的城市,主要依靠東江、西江飲水工程,支持城市和市民的生產生活需要。另一方面,每逢雨季,深圳與許多其他城市一樣都患上“逢雨必澇”的城市病。推進“雨污分流”工作既可以積存天然的淡水資源,又可以解決城市內澇。政府工作報告修改首次提出“海綿城市”的概念,這對深圳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具體工作方面,政府工作報告還增加了“新增污水管網300公里以上”的明確安排。
就推動8號線建設作出民生承諾
地鐵8號線建設因鋪設方式的問題,一直懸而未決。這也是鹽田市民和鹽田團代表一直以來的民生期盼。在不久前召開的市第六次黨代會以及本次人代會上,來自鹽田的代表均向市主要領導呼吁“加快8號線建設”。政府工作報告修改并未回避這個焦點問題,增加“加快軌道交通7、9、11號線建設,力爭6、10號線開工,推動8號線建設”,向全市市民作出了“白紙黑字”的民生承諾。
明確表態“支持社區經濟升級”
寶安區是我市的傳統老區,居住了大量的深圳原住民,也較早進行了社區股份合作公司改革。寶安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多位原住民代表就此與市委書記馬興瑞深入交流。
對于社區股份合作公司這個歷史遺留問題,政府工作報告修改同樣采取了不回避矛盾的態度,增加“加快社區股份公司改革,支持社區經濟升級”。據了解,深圳有942個社區股份合作公司,在特區早期建設中起到基礎性作用。但目前這些公司的狀況好壞不一,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公司“過得很好”,三分之一收支持平,還有三分之一處于虧損狀態。
政府職能改革聚焦“市區關系”
政府工作報告往往體現了市政府年度工作的重點任務,在完善自身職能建設方面,報告又釋放了哪些“新信號”呢?本次修改,報告在“進一步深化大部制改革”后,增加了“理順市區權責關系”的表述。近年來,市政府積極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大部制改革、權責清單等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今年又將改革的注意力放在“市區權責關系”上,這意味著政府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此外,政府工作報告修改還將一些民生承諾進一步細化,如增加“新增養老床位3000張,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14.9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