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君,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飲用水安全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多年從事飲用水處理的研究和教學工作,主要開展了安全消毒技術、水源突發重大污染的飲用水應急處理技術等研究。南都記者 徐文閣 攝
很榮幸來到深圳跟大家做交流。因為我們跟深圳很有淵源,1997年我們在深圳開始做飲用水安全的工作。到2003年,我們國家的863計劃,第一次在我們資源環境領域,特別是在自來水的行業設立了專題,那時候我們就來深圳做自來水改善的工作。
今天跟大家講一個相對來說比較科普性的話題,就是關于飲用水水質的健康風險到底是什么,然后怎么去應對。總體來講,可以概括成四大類。第一大類,感官性危害。通俗來講,就是老百姓不需要儀器,你一看、一聞就知道。第二個,微生物危害。就是細菌、病毒、原生動物。第三個,化學性危害。微生物危害和化學性危害的區別在什么地方呢?微生物危害是急性的;化學性的危害可能要很長時間。再一個,是放射性危害。這個指標通常自來水里面是沒有的。但是,在特殊情況下會有。比如說像日本福島核電站爆炸。
我們再細化一下,可以分成幾大塊:關于水質與傳染病;水質與癌癥;內分泌干擾素與生育能力;礦物元素對健康的影響;重金屬對健康的影響。這是跟自來水水質、跟老百姓關系最密切的幾個方面。
飲用水的風險水平。我們做標準就是按10的五次方到六次方來確定人的壽命他受到影響,或者是他的身體健康受到影響,這個作為我們制定標準的一個依據。我們根據剛才說的那些風險,來算一下每天兩升水,活到70歲,一百萬個人,然后再來考慮經濟指標,要花多少錢。最后,來制定我們的水質標準。這是我們國家水質標準的發展情況。
目前我們用的標準,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新國標,就是GB5749-2006。這個標準,總共有106項指標。我們標準的水平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但是,我們自來水水質并沒有完全滿足標準。所以,這是兩個概念。標準是很先進的,我們的水質還不是很先進的,這是第一個概念。第二個概念,標準是一個及格線,標準并不是一個最高要求。所以我們希望,自來水水質要比我們標準要求的那個底線要越嚴越好。因為標準要考慮全國各地的情況,它并不是說我按深圳的要求來定的。所以,它這個線是個60分,不是一個90分。經常有自來水公司老總說,我們的水質已經超過國家標準。我們經常批評他,這個說法是不對的。
深圳的自來水水質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在全國來講肯定算比較好的。我們國家的整體自來水水質跟日本、美國、加拿大、法國相比,可能有很大差距。這是現實問題,也是我們努力的一個動力。解決飲用水水質問題的主要途徑:改善飲用水源水質;改善市政供水處理和輸送設施;小區水質凈化系統;家用凈水器(PO U )。為什么要購買凈水器?第一,去除水中污染物。第二,改善水的口感。但不同類型的凈水器其側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