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政府辦公廳下發了《西安市渭河水污染防治鞏固提高三年行動方案(2015—2017年)》,力爭到2017年,渭河干流西安段全程斷面達到Ⅳ類水質,我市污水處理總規模達到325.7萬噸/日。
我市雨污分流率
要達到70%以上
在保障生態流量的條件下,渭河干流西安段全程斷面達到Ⅳ類水質,即化學需氧量30毫克/升,氨氮1.5毫克/升,溶解氧3毫克/升,以上三項指標的月均值達標保證率大于85%。2015年,建成運行第四污水處理廠三期、第七污水處理廠二期、第九污水處理廠三期、灃東南等10座污水處理廠。2016年,建成魚化工業園、草灘、常寧新區3座污水處理廠,完成第八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2017年,建成第十二污水處理廠二期、周至縣污水處理廠二期等4座污水處理廠,啟動航天基地污水處理廠開工建設。到2017年,我市污水處理總規模達到325.7萬噸/日。完善污水管網建設,到2017年,我市雨污分流率達到70%以上。嚴格落實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制度,確保達到城市下水道水質標準。
加強入渭
排污口、斷面水質監控
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標準,發改委、規劃、土地、環保等部門要嚴把企業準入審批關,禁止新建擴建造紙、化工、印染、果汁、淀粉加工等高耗水、高污染項目,新建低污染項目全部進工業園區。所有工業園區必須配套建設集中污水處理設施,實現園區污水全收集、全處理。渭河兩岸距河道1500米內區域禁止建設與水環境管理無關的項目,已經建成的項目酌情進行拆除或規范化管理。渭河流域排污企業必須配套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嚴格執行《黃河流域(陜西段)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完善河流水質自動監測站,加強入渭排污口、斷面水質監控。強化市、縣(區)界河流斷面和入渭排污口水質考核,定期公布結果。重點對渭河沿岸工業園區、重大風險源下游等敏感區開展預警監測,及時發布監測預警信息,逐步提高監測預警的準確度。市政府將把西安市渭河水污染防治工作完成情況納入目標責任考核體系,作為各級領導班子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之一,把水質目標和任務落實到每條支流、每個斷面、每個排污口和每個責任人。實行年度目標任務評估,市政府將對各區縣、開發區及有關部門工作指標的完成情況進行定期檢查、考核、公布。按照《西安市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辦法》要求,每月對21個區縣、開發區內的水體斷面進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