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安泰河水質,安泰河雨水轉輸工程去年3月開工,如今已施工一年多,仍“橫”在通湖路道山路口的圍擋讓不少市民抱怨連連。記者昨日從市建委獲悉,該工程因地下管線遷移有所滯后,預計本月底就可完成通湖段施工,恢復該路段正常通行。
安泰河雨水轉輸工程起于澳門路與光祿坊交叉口,止于道山西路至柳河路段的白馬河公園處。目前,該工程建設區(qū)域內(nèi),除郎官巷、安民巷、宮巷和文儒坊南側的三官堂(大光里)仍是合流管外,其余都已實現(xiàn)雨污分流。因三坊七巷區(qū)域居民眾多,污水系統(tǒng)排水不暢。晴天時,污水管內(nèi)水位升高,污水會從通湖路、澳門橋下的溢流口溢出,影響內(nèi)河水質;下雨天,合流管的截流系統(tǒng)會讓污水長時間在雨水管中,變質發(fā)臭,下雨時直接排入內(nèi)河。“所以才規(guī)劃在通湖路至道山路段新建長1公里多的雨水管道,將安泰河西段沿線的雨水收集提升后,排入白馬河,保證安泰河水質。”市建委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了解到,該工程通湖段去年底就該完工,但因地下管線遷移滯后,加上施工地點處于市中心,頂管施工產(chǎn)生的泥漿無法及時清運,導致工期延后。上述負責人表示,通湖路段頂管總長480米,只剩100米的路段正在進行最后施工,預計本月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