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環保部門了解到,目前我市各鎮區共有37條劣V類河涌。今年,內河清理工程被列為我市十件民生實事之一,市環保局印發了《中山市內河清流工作推進方案》,并于6月更新了“河長”信息表,進一步落實河長制,要求2015年底前基本消除這些河涌劣V類水體、“黑臭”現象和垃圾漂浮問題。
沙溪六鄉涌有望年底告別黑臭
沙溪鎮六鄉涌可謂“臭名遠播”,遠遠就能聞到臭味,河水像墨汁一樣烏黑,附近居民苦不堪言。沙溪鎮鎮長、該河涌河長陳順葆告訴記者,這是一條斷頭涌,而且接納了沙溪約三分之一居民的生活污水。根據檢測,六鄉涌水質為劣Ⅴ類,且污染情況逐年加劇。
今年底,六鄉涌就要摘掉“劣V類水”的帽子了。目前該河涌截流工程已進入招投標階段,“相信年底就有明顯改變。”陳順葆介紹,今年計劃投入3000萬元解決六鄉涌黑臭問題,從截污、清淤、補水、生態修復等方面入手,系列工程預計年底完成,將有效改善河涌黑臭問題。
像六鄉涌這樣的劣V類河涌,我市共有37條,均被納入“河長制”。
“河長”電話24小時開通
去年8月,我市首次公布全市58條河涌的河長姓名和聯系電話,“河長制”持續引發社會關注。有市民反映,河長電話在工作時間無法接通或接通后不清楚河長職責,這樣的現象近期有了改善。昨日,記者在三鄉鎮鴉崗運河看到,此前黑臭的河流已變為草綠色,新建的引水清源排水口旁設立了河長標志牌,公開了“河長”岑宏開鎮長的聯系電話,以及水質目標等信息。岑宏開表示,這個電話24小時有人接聽,群眾發現有違法排放、污染水體等違法行為,可隨時打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