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上>
重慶晨報訊 記者 任明勇 你家水龍頭里流出來的自來水,安全狀況如何?昨天,來自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上的消息,明年起,主城將每季度公開飲水安全狀況信息。
清理整治污染源3000余個
昨天,市環保局局長史大平向會議報告關于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情況時說,全市共劃定1144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區,按照“嚴防死守”與“有備無患”相結合的原則,清理整治飲用水源保護區船舶、排污口等污染源3000余個,對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26艘船舶和7座碼頭采取搬遷和整治措施。
下一步我市將清理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內違法建筑和排污口,加快推進實施15個城市備用飲用水源或應急水源建設,區縣(自治縣)城市為單一水源供水的,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城市備用飲用水源或應急水源建設。
將每季度公開飲水安全狀況
史大平說,全過程監管飲用水安全,將強化環保、市政、水利、衛生等部門跨部門合作,進一步健全從水源地到水龍頭全過程的飲用水安全監管體系,采用“互聯網+”的模式,完善監測網絡和信息公開系統,定期監測、檢測和評估飲用水源、供水廠出水和用戶水龍頭水質等飲水安全狀況。
明年起,主城區每季度向社會公開飲水安全狀況信息。而全市所有城市飲水安全狀況信息向社會公開的時間是從2018年起。
每個鄉鎮都將有污水處理設施
史大平說,2017年底前實現全市鄉鎮(含撤鄉場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是我市貫徹落實“水十條”的一項重大舉措。
鄉鎮污水處理由市環投公司采取市場化模式建設運營和專業化管理、區縣(自治縣)政府購買污水處理服務的方式運作,解決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滯后、運行不正常等問題,辦好惠及3300萬市民的民生實事。
實現全市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需要建設1584座(新建496座、在建279座、已建成809座)鄉鎮污水處理設施,總投資112億元。到2017年,全市鄉鎮污水處理將形成日處理126萬噸的能力,年處理污水約4.5億噸,鄉鎮污水處理率在2017年達到80%,在2020年達到85%,污水處理率達到全國領先水平。
同時,市水務資產公司完成超負荷運行的32座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改擴建,提高5座處理負荷低的污水處理廠污水收集處理量,形成約11億噸的年實際處理量,城市污水處理率在2017年超過90%,在2020年超過95%。到后年,主城區污水基本實現全收集、全處理。到2020年,其他區縣(自治縣)城市建成區污水基本實現全收集、全處理。
湖庫整治
年底前整治主城56個湖庫
在全面整治城市黑臭水體方面,將調查公布黑臭水體名單,動員社會力量監督污染整治進展。今年底前,基本完成主城區56個湖庫污染綜合整治工程。后年底前主城區消除黑臭水體。2020年底前,其他各區縣(自治縣)城區消除黑臭水體。
在環境執法力度上,對環境違法行為“零容忍”,定期公布排污單位排污情況,曝光環境違法行為。
相關新聞>
器官捐獻條例草案將審議
昨日,來自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上的消息,《重慶市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條例(草案)》,周四將提請審議。
草案規定,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應當遵循自愿、無償的原則。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欺騙、利誘他人捐獻遺體或人體器官。不得利用遺體或者人體器官捐獻謀取非法利益,不得以任何形式買賣或者變相買賣遺體或者人體器官。
草案規定,市衛生計生主管部門、紅十字會、醫療機構、遺體接收單位和殯葬部門等相關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應當對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相關信息和資料保密,除捐獻人或者受捐人明確表示可以公開的事項外,不得對外泄露。
2012年8月1日,我市被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原國家衛生部授權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截至上月底,全市已成功實施人體器官捐獻59例,累計捐獻器官166個,挽救了138個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我市人體器官供需情況與全國大致相當,供需比例約為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