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碧水藍天”中國環保高峰論壇7月19日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圖為,中節能水務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東際接受新華網記者專訪。
近日,新華網主辦的2015“碧水藍天”中國環保高峰論壇上,中節能水務發展有限公司獲得了“2015水處理杰出企業”獎項,中節能水務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東際接受新華網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水務市場競爭激烈,企業必須要創新尋求差異化的發展,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一片藍海。
周東際表示,針對企業發展提出了“四個創新”,例如流域治理的PPP模式創新,這是傳統水務業沒有的,以前流域治理是政府投資做的事情,而現在的流域治理可以是由企業投資,政府向企業買服務的商業模式。水務企業能夠發揮它的優勢和特點,幫地方政府來設計一套商業模式投資于流域治理。
第二個創新,我們提出來叫工業水的BTO模式創新。中國的工業水市場化逐漸形成,特別是由專業投資人投資的工業水市場,大工業廢水都是由業主自己投資進行工業水的處理。現在由專業的第三方投資人介入開展工業水的治理,目前,我們公司也在針對中國大型煤化工做一些工業水處理項目,都在積極地推工業水BTO的商業模式,這也是在全國有很強的引領作用和價值的。
第三個創新,就是針對農村小城鎮的小型化設備或者是小型化工程開展融資方面的創新。農村的污水處理市場以前是傳統水務市場所沒關注的,而我們認為農村的水務市場在未來可能會有更廣闊的市場空間,所以我們準備立足于農村市場多做一些工作,多探討農村污水處理環節技術層面的問題,包括商業模式等等方面的問題。
第四個創新,也是有很強的引領價值的,叫污泥處理處置資源一體化的商業模式。這個商業模式的創新是基于目前中國污水處理企業產生的污泥沒有辦法很好地處理掉,目前,已經成為很重要的一個污染源,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引進了國際上先進的污泥碳化技術來創新一種商業模式,傳統的污泥處理方式一種是填埋,一種是堆肥,再一種是焚燒發電,目前來講填埋肯定不是最好的辦法,老百姓也很反對;從堆肥需要大量的場地。
污泥焚燒技術必須要達到三四百噸的規模才能進行集中化處理,污泥在污水處理廠需要脫水,然后再運到污泥焚燒廠去焚燒,產生的焚燒灰又屬于危險廢物還需要再處理,整個產業鏈條中會形成很多的二次污染,而污泥碳化的技術可以很好地解決這種污泥的轉運過程,污泥的重金屬問題,以及污泥的二次污染問題,而且污泥創新技術不受污泥焚燒量的限制,保證污泥不出廠,能夠把污泥在污水處理廠中就消化掉。
周東際介紹說,我們公司一直在堅定不移地推進這四個方面的創新,這四個創新任何一個成功了都會在國內水污染防治過程中起到很大的價值。我們希望通過創新尋求差異化的發展,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一片藍海。能夠在污水處理行業起到引領和帶動作用,并且發揮央企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