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筆4億元的資金從中央下撥到萍鄉,這是國家給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的支持。今后3年,萍鄉將因海綿城市建設獲得超過12億元的國家資金。這筆巨資將讓這座資源枯竭城市像海綿一樣,實現雨水在城市中的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真正回到生態機制和建設相協調的狀態。
今年4月,萍鄉入選“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行列,屬江西唯一獲批的設區市。這是萍鄉繼2008年獲得國家資源枯竭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城市后,再次獲得國家重大政策扶持。能夠獲得這項重大政策支持,一是因為該市是資源性、工程性、水質性缺水并存的地區,再加上多年來的城市硬化、生態破壞等原因,水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二是該市近年來水生態改善為海綿城市建設奠定的堅實基礎。
在該項目建設辦公室,記者看到《萍鄉市海綿城市試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計劃明確,萍鄉市海綿城市建設總體目標為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為75%,即日降雨量不大于22.8毫米時不產生徑流。排水防澇設計標準為30年一遇暴雨不成災,城市防洪標準為萍水河主河道50年一遇洪水設防。3年預計完成147個項目,包括現有小區改造、公園廣場的建設和提升改造、河道綜合治理、湖泊及調蓄區建設等,總投資達46億元。根據該計劃,萍鄉將選取老城區內易受洪澇影響區域作為老城區試點,選取新城區商務中心與行政辦公中心區域作為新城區試點,同時增加田中湖及其周邊區域,共同組成萍鄉市海綿城市示范區,總面積為32.98平方公里。一方面突出以“蓄”為主,強化“蓄”設施,建設好河湖水系,構建以河、湖、山塘為主體的城市海綿體系統。同時,加強人工調蓄區和河湖水系調度工程建設,構建綜合雨水調蓄利用系統;另一方面以水環境、水生態為核心,打造萍水河、五豐河流域綜合整治項目,通過流域內系統建設,保障水環境、水生態的需求,打造“水清岸綠”的優美環境。
作為一座植被破壞嚴重、水涵養能力低下的資源枯竭城市,水生態改善一直是萍鄉城市轉型的重中之重。迄今為止,該市已投入數十億元,治理萍水河、小河流域,建水庫、挖人工湖,建立生態補償機制,保護森林、濕地。6年來投入7億多元,在蘆溪縣境內建起了以供水、防洪為主,兼顧發電、灌溉等綜合利用的大(II)型山口巖水利樞紐工程。在萍水河上游,集觀光、蓄水、生態補償等功能為一體的田中濕地公園正在火熱建設中,以前的大片洼地已改造成了湖區。目前,該市有5個類似的濕地公園正在建設之中。隨著海綿城市工程的全面啟動,萍鄉水生態環境將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