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自2011年提出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和省級生態市以來,讓“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城更美”已成為全市上下共同的意愿和行動,治污減排、完善基礎、環境整治……一個個困難被戰勝,一項項任務完成,“國模”和“生態”城市創建全域推進。
環境質量保持優良。市環保局相關數據顯示,我市今年上半年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達地表水III類標準,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進一步改善,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占比93.3%,城區道路交通噪聲、區域環境噪聲達規定標準,全市未發生重特大環境安全事故。
城市污水處理設施不斷完善。市污水處理廠遷建工程有序推進,主體工程已完成總工程量的45%,完成總投資8000萬元;截至7月底,完成了廠區構筑物基礎、終沉池主體工程、生化池底板基礎澆筑以及河堤施工等工作。經開區污水處理廠主體工程已于2014年10月全面完工;污水干管于2014年6月開工,已累計完成污水干管埋設9公里、8座橋墩及基礎澆筑、4處頂管施工,完成總工程量的95%。南江縣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全面建成,目前已進入試運行階段;污水處理廠管網建設工程已進入財政評審。平昌縣污水處理廠在完成提標改造工程基礎上,于6月底完成信義片區污水管網延伸工程招標工作。恩陽區污水處理廠完成主體工程90%,完成主管網施工隊伍招標工作。通江縣污水處理廠管網完善工程進入招投標工作階段。
城市環境整治積極推進。根據相關會議要求,巴州區政府、市水務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等單位按職能分工,共同推進城市污水管網建設和直排口整治。目前,市污水處理廠負責的后河(含張家河)段污水支管完成招標工作,施工單位進場施工;市水務局負責的檬子河段污水干管啟動前期工作;巴州區負責的后河防洪治理工程,已完成施工隊伍招標;南池河上段污染治理工程正在進行占地協商。
重點創建項目取得突破。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中心建設項目啟動實施,目前正在進行工藝比選等工作。大佛寺加油站遷建工作完成選址,有望在年內完成搬遷。市垃圾處理廠滲漏液處理工程已完成可研、環評及立項批復等前期工作。巴州區垃圾焚燒發電工程已完成垃圾坑行車安裝,主廠房鋼結構網架吊裝完成90%。自然保護區建設成效顯著,目前已完成通江縣諾水河省級自然保護區、南江縣光霧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站點的建設。
在國家環保模范城市26大項考核指標中,有17項達到要求,創建工作走在省第三批創建城市攀枝花市、德陽市等前列;同時,我市生態細胞工程建設占比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