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武漢市政協召開加快推進中心城區湖泊截污治污專題協商會議。會上透露,武漢中心城區40個湖泊仍有常年排污口273個。多名政協委員呼吁,應盡快全方位解決截污規劃滯后、投入不足等老問題,別讓“城市之肺”成“城市之淚”。
今年初,武漢市政協將“加快推進中心城區湖泊截污治污”列為2號建議案重點督辦。該市水務局局長左紹斌介紹,東湖、南湖、湯遜湖等市民多年關注的重點湖泊截污取得進展。
但多名政協委員指出,經過摸排和GPS定位,全市中心城區湖泊共有常年排污口273個,其中污水排口144個,雨污混流排口129個。上半年湖泊水質達標率僅為25%,所有湖泊水質均處于富營養化狀態,整體生態鏈脆弱,死魚事件時有發生。
該市政協委員陳進建議,結合海綿城市與生態文明建設,做好雨水污水的收集和處理規劃。推進雨污分流,全面限制沿湖服務行業類型與數量,嚴格排污許可,排水必須全面納入污水管網,杜絕私自偷排現象。
針對投入不足難題,該市政協常委殷志鋒建議,應創新截污治污融資方式,按照“政府+市場+社會”的模式拓寬資金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