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內將建植草溝、滲水塘、雨水花園等設施,還將使用透水材料,留住雨水,使整個公園如海綿般‘呼吸吐納’。”8月10日,在興鶴大街與朝歌路交會處的中央公園項目建設現場,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項目正在按照海綿城市建設要求修改后的設計方案進行建設。
中央公園項目是我市海綿城市建設眾多已開工項目中的一個。截至目前,按照《鶴壁市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實施計劃》項目實際和時序安排,六大類17項已開工建設,這也意味著我市海綿城市建設開始進入實施階段。
“按照《實施計劃》,到2017年我市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共有六大類68項。今年開工建設六大類45項,其中當年建成項目六大類22項。”市住建局的工作人員說,自4月份我市成為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后,我市對于已開工或即將開工的建設項目,按照海綿城市建設要求修改設計;對于已建成項目,按照要求進行改造;新建項目則嚴格按照要求進行規劃設計、施工和驗收,保證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和要求在每個項目得到落實。
就海綿城市建好后,是否不再有暴雨積水、城中“看海”這一很多市民關心的問題,工作人員表示,為解決城市防汛排澇、積水嚴重的問題,近期專門對護城河、蓋族溝兩條水系中“卡脖子”段進行整治,架設橋梁,目前東部護城河漓江路橋、蓋族溝興鶴大街橋正在施工建設,這些工程的建設都將對緩解城市內澇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