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深兩市流出水質變差
在水環境方面,今年上半年,廣東主要江河水質總體良好,但8.9%的斷面為劣Ⅴ類,水質屬重度污染,韓江、東江部分河流斷面水質下降。
根據最新數據,今年上半年,全省主要江河水質總體良好,124個省控斷面中,82.3%的斷面水質達到水環境功能區水質標準,78.2%的斷面水質優良(Ⅰ——Ⅲ類)。52.4%的斷面為Ⅰ——Ⅱ類,水質優,25.8%的斷面為Ⅲ類,水質良好,8.1%的斷面為Ⅳ類,水質屬輕度污染,4.8%的斷面為Ⅴ類,水質屬中度污染,8.9%的斷面為劣Ⅴ類,水質屬重度污染。龍崗河、坪山河、深圳河、練江和小東江湛江段5個江段水質屬重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總磷和耗氧有機物。水質下降的江段有定南水、汀江、橫門水道、韓江梅州段、梅溪河和小東江茂名段6個江段。韓江支流汀江省界斷面(青溪)、東江定南水省界斷面(廟咀里)和武江湘粵省界斷面(三溪橋)水質均下降,從Ⅱ類降為Ⅲ類。
與去年同期相比,跨市河流交接斷面水質總達標率持平,但廣州、深圳市流出河流的水質達標率分別下降8.3%和11.1%。據悉,全省19個主要入海河口中,73.7%(14個)的河口水質為Ⅱ——Ⅲ類,水質優良;10.5%(2個)為Ⅳ類水質,屬輕度污染;5.3%(1個)為Ⅴ類水質,屬中度污染;10.5%(2個)水質劣于Ⅴ類,屬重度污染。磨刀門水道、蕉門、洪奇瀝、螺河、黃江河和烏坎河入海口水質最好,為Ⅱ類水質;深圳河和練江河口水質最差,均劣于Ⅴ類。
而從全省近岸海域水環境功能區水質看,達標率為92.5%,除深圳為72.7%、陽江為83.3%、東莞為0(僅1個點位)。與去年同期相比,全省近海功能區水質達標率下降3%,水質富營養狀況保持為輕度富營養,重富營養功能區比例上升6%。
降雨:
酸雨頻率下降2.7%
在城市降水上,全省除茂名、梅州、河源、陽江4市外,其余18個市(區)屬于酸雨控制區。今年上半年,全省各市(區)降水pH均值為5.76,酸雨頻率為33%,降水pH均值范圍在4.84(清遠)——6.40(河源)之間。酸雨控制區除揭陽和云浮2個市外,86.4%市(區)(19個)均出現酸雨(pH最小值<5.6),受酸雨污染(pH均值<5.6)的市(區)有4個(分別為清遠、佛山、順德和深圳),占18.2%,其中清遠屬于重酸雨區(pH均值<4.5;4.5≤pH均值<5.0且酸雨頻率>50%),占4.5%。
與去年同期相比,酸雨頻率下降了2.7%,降水質量明顯好轉;出現酸雨、受酸雨污染和重酸雨區城市個數均有明顯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