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就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進行專題詢問。會上,國務院副總理汪洋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人大代表提交相關建議934份,有力地推動了水污染防治各項工作。同時,讓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目前我國水污染防治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為此,國務院下一步在加快推動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將努力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
目前我國污水處理行業整體盈利水平相對偏低,全國278家規模以上污水處理企業的平均毛利率僅約11.4%,而隨著電費、原材料費、人工成本等費用的不斷上升,污水處理行業的盈利空間或將被進一步壓縮。未來污水處理費的提高和收繳力度加大,有利于污水處理費的及時足額撥付并確保污水處理企業的合理盈利,從而將帶來行業估值水平的提升;同時,也將促進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的加快進行。
由于長期以來“重水輕泥”,我國污泥治理行業發展嚴重滯后,但也預示其市場空間廣闊。根據住建部數據,截至2013年底,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完成規模僅為“十二五”規劃任務的43.4%,即2014-2015年需完成剩余56.6%的任務,投資需求達196億元。將污泥處置成本納入到污水處理費中,收費機制的建立和明晰,將有助于破解制約我國污泥治理產業發展的付費機制、商業模式等難題,污泥治理行業或將迎來加速發展期。
合理制定和調整污水處理費標準以確保污水處理運營收益,可形成合理預期,將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和運營,有利于PPP模式的加快推廣,進而解決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融資難題,在有效減輕政府財政支出壓力、化解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務風險的同時,將促使政府手中污水處理項目資源的加快釋放,從而推動污水處理行業的發展壯大。可關注萬邦達、興蓉環保、重慶水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