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9月10日電南水北調工程效益凸顯,北京市地下水位16年來首次出現回升。全市885個地下水位監測點數據顯示,目前,北京市地下水埋深較6月底回升15厘米,地下水儲量增加8000多萬立方米。其中,大興區地下水位回升最多,從19.89米到19.47米回升0.42米。
水利專家分析,水位回升主要是南水北調緩解了水資源緊張,同時,也有開源節流、嚴控地下水開采的成效。隨著南水進京,到2020年,北京城區自備井將全部關閉,壓采地下水2.4億立方米。
據悉,去年年底,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以來,輸水管網運行穩定,調水量不斷加大。今年7、8月份用水高峰期,南水北調向北京城區日供水量達300萬立方米以上。截至9月6日,南水進京水量超過5億立方米,其中72%供給全市自來水廠,其余來水補存水庫和地下水。
調水8個月來,水質穩定達標。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水質中心監測顯示,各斷面水質指標均達到或優于國家地表水Ⅱ類水質標準。
國務院南水北調辦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南水北調向北京供水量將達8.18億立方米,預計明年調水10.5億立方米。隨著工程運行,水量逐步加大,大部分北京區縣百姓都將喝上千里而來的長江水。
據介紹,由于水資源短缺,從1999年起北京年均超采地下水5億立方米左右,形成大面積超采區。長期超采造成地下水位不斷下降,從1999年起,連續15年年均下降近一米。
截至9月10日8時,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干渠全線累計分水量約14.30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