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賓路、鳳凰路和榆亞路(以下簡稱“三路”)景觀提升工程作為城市“雙修”近期重點實施的項目,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苗木遷移等開工前的準備工作,爭取在春節前打造景觀優美、體現儀式感、綠量充足的道路景觀。對于“三路”景觀提升設計方案中的理念,記者采訪了負責設計的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及北京土人城市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市園林環衛局有關負責人此前表示,通過對三條道路沿線綠化提升,進一步營造具有濃郁熱帶風情的門戶道路景觀,凸顯國際化熱帶濱海旅游精品城市特色,打造三亞城市道路的3.0升級版。那么,景觀提升后的“三路”相比之前會有哪些優勢和特點呢?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項目負責人牛銅鋼及北京土人城市規劃設計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王欣告訴記者,提升后的迎賓路、榆亞路和鳳凰路,更多地融入海綿城市的建設技術,增加道路綠量和防護功能,同時提升道路景觀質量,最終將三條城市主干道建設成為真正的“綠色道路”。與現有道路相比,市民能感覺到最明顯的變化便是道路綠量多了100多公頃,以及防護林帶的生態功能加強。設計將道路紅線內的基礎綠化與道路的防護林帶一并規劃,應用鄉土植物大面積片植,充分發揮綠帶的防護功能和生態廊道的功能。
道路在海綿系統中承擔著輸送雨水徑流的作用,是海綿系統的“動脈”。在“海綿城市”的背景下,“三路”將被打造成為重要的海綿綠色廊道。“三路”的提升改造,采取透水鋪裝、多功能樹池、旱溪、生物滯留帶、植草溝、雨水花園、雨水濕地、蓄水模塊等一系列的措施,并進行系統化、集成化的使用,將“三路”的建設作為城市“雙修”工作的示范,能夠對未來城市的低影響開發提供借鑒?! ?ldquo;三路”的景觀提升會改善戶外通行環境,營造宜人空間。牛銅鋼表示,三亞作為熱帶城市,其氣候特征要求戶外應有良好的通風好遮陰環境。迎賓路和榆亞路通過沿路種植大量的遮陰樹,可營造環境適宜的慢行通道。結合周邊城市用地和城市綠道建設,布置景觀節點和林下的活動場地,提供社區公共戶外活動場所,豐富道路綠帶的各項功能。王欣表示,鳳凰路會從慢行系統的功能出發,分為通勤主導功能與休閑游憩主導功能兩種類型。依據鳳凰路的道路等級及功能定位,鳳凰路慢行系統將以“通勤主導功能”為主。
據悉,道路景觀的提升主要是形成連續的道路景觀界面,突出三亞熱帶植物景觀特色,充分體現三亞熱帶濱海城市的特點。在“三路”景觀提升設計中,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及北京土人城市規劃設計有限公司通過分析三亞鄉土植物資源、特色植物景觀,認為道路景觀應重點應用熱帶特點突出的棕櫚科植物、種類繁多的本地果樹、色彩斑斕的鄉土觀賞樹木。
所以,在鳳凰路的景觀提升設計中,以最大可能性保留原有種植為基本原則,同時分段統一道路形象,主要使用糖粽、蒲葵及雨樹三種喬木作為基調樹種,綠化帶中補植果樹。因為糖棕植株高大,生長較快,羽狀葉片常年油綠,巨大而稠密,猶如天然的華蓋,遮擋住熱帶熾熱的陽光,是能夠體現熱帶風情的優良品種;蒲葵四季常青,樹冠傘形,葉大如扇,是熱帶、亞熱帶地區重要園林綠化樹種;雨樹枝葉繁茂樹形優美,通過在鳳凰路部分路段的高密度種植,在未來能夠形成綠色隧道的獨特城市景觀。
迎賓路和榆亞路的植物選擇也重點在于突出三亞的熱帶特色、地方特色、道路的遮陰和防護要求,并體現道路景觀整體性。重點應用了成本低廉的熱帶果樹、觀賞性強的植物、豐富多樣的棕櫚科植物,以及大量的鄉土花木。果樹包括椰子樹、檳榔樹、菠蘿蜜樹等;觀賞類植物包括木棉、鳳凰木、黃花風鈴木、酸豆、高山榕、小葉欖仁等;棕櫚科包括大王椰、椰子、假檳榔、老人葵、糖棕、散尾葵等。
市園林環衛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三路”景觀提升工程將在春節前初見成效。屆時,鳳凰路將被打造成為交通安全高效、城市特色鮮明、形象展示豐富的城市景觀大道,勾畫出“路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美好效果;榆亞路將顯示出“椰影榕蔭、花果溢香”的效果,體現出親切、浪漫、自然的空間氛圍;迎賓路的景觀則是“繁華秀景,棕櫚迎賓”,體現出熱帶、熱烈、熱情的空間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