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15年10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對海綿城市建設的總體目標、建設模式、支持措施、概念范圍進行了系統性說明。對此我們點評如下:
海綿城市建設規模鎖定,萬億級市場超預期。此次國務院發文明確了兩個海綿城市建設預期,1)建設面積覆蓋全國,2020年全國20%城市建成區達到雨水徑流控制要求,2030年80%以上城市建成區達到要求,5年覆蓋范圍超過一萬平方公里,按照每平方公里投資1~1.5億測算,帶動萬億級投資規模。2)統籌推進新老城區建設,開拓舊城改造大市場。海綿城市建設將突破單純的雨水利用消納,成為解決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河道流域治理、老舊小區有機更新、黑臭水體治理、熱島效應治理的整體水環境治理突破口。海綿城市已成為拉動基礎投資,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城鎮健康化發展的國家級政策方向。
明確盈利模式,政策層面肯定總承包方式統籌發展。文件明確提出創新建設運營機制,區別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的經營性與非經營性屬性,提出多種經營形式,厘清社會資本參與回報方式,為建立以PPP模式為核心的社會資本參與模式掃清后顧之憂。政策強調采用總承包等方式統籌建設,發揮整體效應。
確定金融支持手段,多途徑融資支持保障建設持續性。此次文件強調發揮開發性、政策性金融作用,鼓勵相關金融機構積極加大對海綿城市建設的信貸支持力度,并創新各種金融手段予以支撐。從金融、政府、企業多維角度構建海綿城市金融支持體系,保證巧婦有米可炊。
投資建議:此次國務院出臺的指導意見明晰了海綿城市的建設目標、盈利模式等關鍵信息,海綿城市主題下,我們延續之前的判斷,推薦ST華賽、聚光科技、巴安水務。我們認為具備綜合業務能力和相關建設經驗的企業將成為總包模式的主要獲益標的,推薦具備海綿城市建設一站式服務能力的ST華賽和聚光科技;海綿城市將以PPP模式為主要建設承載模式,具備PPP模式經驗的大型水務企業將直接受益,推薦稀缺PPP模式的巴安水務,看好公司通過異地復制PPP模式快速拓展業務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