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園隧道科學調控草海水位
今年5月,牛欄江水徐徐匯入滇池草海,從汛期開始通水4個多月,其實是置換草海水體的一次“預演”。昨天,記者從昆明市西園隧道工程管理處獲悉,由于今年汛期即將結束,日前昆明市西園隧道工程管理處利用牛欄江—草海補水工程來水對滇池草海開展了第一輪完整的水體置換調度,并已于本月7日完成,目前正在開展第二輪調度。按第一個調度周期情況計算,約每15天可完成一次置換過程,預計今年可實施5次水體置換周期。
牛欄江補水草海已近半年
草海流域面積195平方公里,主要入湖河道有王家堆渠、船房河、西壩河、大觀河、烏龍河、老運糧河、新運糧河等7條。草海多年平均入湖水資源量為6746萬立方米,其中多年平均蒸發量為1397萬立方米。
2013年底,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2015年污水處理廠尾水外排及資源化利用工程相繼建成投入運行后,牛欄江每年可向滇池補充約5.6億立方米的潔凈水,同時,主城區污水處理廠的尾水不再作為水源補給進入滇池,而是通過管道匯集進入西園隧洞并排往下游,近期排放規模為77.5萬立方米/天。此舉不但使得滇池水質得到進一步改善,還滿足了下游的工農業特別是滇中產業新區草鋪工業園的用水需要,實現外排水體的資源化利用。
為盡快提升草海水質,改善草海水環境,今年5月起,昆明市實施了牛欄江——草海補水工程,通過盤龍江,牛欄江來水每天有86萬立方米進入玉帶河,而玉帶河在彌勒寺附近分成兩條河道,分別通往西壩河及篆塘河,最終進入草海進行補水,助力草海水質改善。配合該工程的實施,昆明市西園隧道工程管理處通過科學調控,最大程度地利用牛欄江來水置換草海水體,使得草海水質有了較為明顯的提升。
安全水位內邊排邊補水
“牛欄江——草海補水工程簡單地來說就是通過科學調控草海水位,利用高、低水位間產生的湖容差作為調蓄空間,最大程度利用入湖水量和牛欄江補水置換草海水體,提高水體置換效率。”昆明市西園隧道工程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根據設定,草海調度最高水位為海拔1886.80米,最低水位為海拔1886.20米,高、低水位之間的湖容差為650萬立方米。“調控開始時,先通過西園隧洞排水,將草海水位降低至海拔1886.20米,然后關閉閘門,西園隧洞停止排水。此時開始接納入湖水量和牛欄江補水,同時水位不斷上升。待水位上升至海拔1886.80米時,打開西園隧洞閘門以最大流量排水,待水位降低至海拔1886.20米時再次關閉閘門蓄水,這樣就完成了一個完整的置換調度周期。”
“今年5月牛欄江——草海補水工程實施時,正值汛期到來,由于草海承擔著主城區防洪排澇的功能,不能將水位升至調度最高水位,此外,草海周邊建有居民區及單位辦公樓等。如果將草海水全部放干進行置換,則土壤受力將產生變化,會引起土地下陷,因此只能在安全水位內進行不完整的置換調度。”該負責人說。
理論上兩個月可完整置換
據了解,后汛期防汛壓力減輕后,9月22日開始,西園隧道工程管理處對草海開展了第一輪完整的水體置換調度,并于本月7日完成。按第一個調度周期情況計算,約每15天可完成一次置換調度過程,目前正在進行第二次置換調度。“按照草海的庫容量計算,理論上4個完整的調度周期即可將草海水全部置換一遍。”根據水文部門預測,今年10月至12月的入湖水量為12125萬立方米,其中入湖徑流量為956萬立方米,牛欄江補水量為7949萬立方米,污水處理廠尾水量為3220萬立方米,按此來水情況,預計今年可實施5次水體置換周期。
昆明市西園隧道工程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牛欄江——草海補水工程實施,特別是第一個完整的置換調度周期完成以來,草海水體排出較為徹底,為接納入湖水量和牛欄江補水騰出較大的空間。同時,入湖水量和牛欄江補水進入草海后,停留時間較長,有利于同滯留水體充分混合。
今年西園隧洞排水3億多方確保安全度汛
昨天,記者從昆明市西園隧道工程管理處了解到,滇池防洪保護及污水資源化一期工程(以下簡稱西園隧道工程)自1996年建成投用以來,為確保草海防洪安全每年可排水2億立方米,今年至9月22日共排水3.1億立方米。此外,昆明市即將實施滇池外海北部水體置換通道提升改造工程,屆時西園隧洞將增加排放外海北部水體功能。
“西園隧道工程的實施,改變滇池的流場和入流出流條件及‘蓄污排清’的自然格局,加速水體流動和換水周期,達到‘健康水循環’的目的,發揮滇池水環境綜合治理效益。同時,為滇池新增一個泄洪出口,使滇池的防洪標準從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大大減輕洪水對昆明城區的威脅。”昆明市西園隧道工程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由于草海庫容小,在正常高水位1886.80米時庫容為2590萬立方米,加之污水處理廠尾水外排及資源化利用工程的運行擠占了西園隧洞約1/4的排洪空間,因此草海防汛調度的壓力和難度較大。
同時,由于外海北部處于逆時針湖流圈的死角,加之昆明盛行偏南風,造成該區域特別是海埂公園——西山龍門村一帶水質較差。為改善該片區的水質,可通過打開水域分隔工程——節制閘,從滇池外海向草海補水,在將外海北部水質相對較差的水體通過西園隧道排往下游的同時,促進水質較好的滇池外海中南部水體向外海西北部的擴散和混合,并置換水質相對較差的草海水體,實現了健康水循環,達到減輕滇池外海北部藍藻富集狀況和改善外海北部及草海水質的目的。“2014年,昆明市西園隧道工程管理處實施了此項工作,全年共從外海向草海補水3.4億立方米。下一步,即將實施滇池外海北部水體置換通道提升改造工程,屆時,西園隧洞將增加排放外海北部水體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