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來,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2萬多人次,檢查涉水重點企業4535家次,飲用水水源地436處,立案查處600余起,對150余起環境違法案件進行掛牌督辦。”安徽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近日聽取并審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全省水污染防治情況的報告。報告顯示,安徽今后將完善重大水污染違法案件移送司法及協同配合機制,加大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力度。
2014年,安徽省地表水Ⅰ類至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67.9%,比2010年上升12.9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為9.8%,比2010年下降9.5個百分點。全省生活飲用水水樣合格率為65.9%,其中城市市政供水合格率為83.3%,農村合格率為58.4%。
以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及化工、涉重金屬和危險廢物企業為重點,安徽省每年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身體健康環保專項行動,通過掛牌督辦、行政處罰等措施,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同時,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專項檢查,取締一、二級保護區內排污口47個,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17個、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23個。
經過多年防治,安徽省水環境狀況趨穩向好,但是水環境安全仍然面臨威脅,全省V類劣V類水質的斷面仍占15.9%,部分支流水質較差,一些湖庫富營養化。黑臭河也未得到有效治理,流經城鎮的一些河段以及城鄉接合部的一些溝渠塘壩污染比較嚴重,部分河岸垃圾成堆,水體黑臭。
安徽省環保廳廳長繆學剛介紹,按照工作安排,安徽省將對城鎮黑臭水體全面摸排,在重污染河流和城鎮黑臭水體全面實行“河長制”,切實落實“一河一長、條塊結合、分行包干”的管理責任體系,并在整治過程中,提高公眾參與度,讓群眾滿意。在監督檢查方面,將繼續嚴厲查處環境違法排污企業,完善重大水污染違法案件移送司法及協同配合機制以及跨部門、跨區域的水污染聯防機制,推動形成水污染防治合力。
“水污染防治每年都被列為安徽省委常委會工作要點、省政府工作重點。省政府成立了水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與各市政府簽訂了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標責任書。”繆學剛透露,今年年底前,安徽省將制定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省政府將進一步與各市政府簽訂防治目標責任書,對于各市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進行嚴格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對各市政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壓實地方防治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