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水體不僅影響城市形象,而且嚴重影響市民的日常生活,如何治理?近日,市環保局官網發布信息,首度對列入江門黑臭水體整治任務的城市建成區河涌流域范圍內的重點廢水排放工業企業信息進行了公布。這是江門強化公眾知情權,加強社會監督,推進黑臭水體治理的重要一步。
重點廢水排放工業企業公布
據了解,江門納入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任務的河涌為蓬江區天沙河、杜阮河,江海區麻園河、龍溪河、馬鬃沙河,新會區會城河、紫水河,以及鶴山市雅瑤河,均為重度黑臭水平。本次公布的工業污染源為皮革、印染、造紙等廢水排放重點監管企業,其中蓬江區天沙河流域10家,以印染、皮革企業為主;杜阮河流域16家,以皮革、電鍍企業為主;新會區會城河流域2家,分別為造紙、機械五金企業;紫水河流域4家,以金屬表面處理企業為主;鶴山市雅瑤河流域2家,均為電鍍企業;江海區馬鬃沙河流域12家,以印刷線路板(配套電鍍)企業為主;江海區龍溪河流域1家,為印染企業,麻園河流域無重點廢水排放工業企業。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最多的企業,年排放量超過90萬噸。
市環保部門表示,以上47家企業均列為重點污染源實施嚴格監管,均已配套完善廢水治理設施,建立健全環境管理制度。根據日常監管要求,造紙、印染、電鍍等國控重點企業均安裝了污染物在線監控設施,在線監控數據與地方環保部門聯網,實施24小時在線監控。從企業在線監控數據分析,國控重點企業基本能夠做到達標排放。同時,環保部門每季度開展一次監督性監測,建立國控重點企業信息公開機制,每月通過江門市環境保護局公眾網污染源信息公開欄目公布企業污染物排放情況。
與此同時,隨著城區天沙河、杜阮河、麻園河等河涌沿岸污水廠截污管網的加快建設和不斷完善,此次公布的47家重點廢水排放工業企業中已有26家工業企業已納入截污范圍,企業自行處理達標的污水經統一收集進入污水廠進行深度處理后再外排,對城市納污河涌水質的環境影響大大減少。
2020年底讓黑臭水體不黑不臭
建成區黑臭水體不僅帶來不好的感官體驗,也直接影響市民的日常生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黑臭河涌整治工作,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進潭江和天沙河、麻園河、會城河等重點河涌綜合整治,大力整治污染源”,并將相關工作納入年度政府重點工作清單。今年江門兩會上,多位代表委員提交了關于加快推進黑臭河涌整治的建議、提案。目前,江門正在制定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方案,全面推進黑臭水體整治工作。
根據國家《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水十條”)和《廣東省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要求,2017年底,江門要實現城市建成區河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垃圾、無違法排污口;2020年底前,城市建成區要完成黑臭水體不黑不臭的治理目標。
將逐步公布其他污染源信息
記者從市環保部門了解到,本次信息發布只是污染源信息公開工作的“第一步”。目前江門已全面啟動建成區黑臭水體污染源的摸底調查工作,按照“摸清一批,公布一批”的原則,分期分批向社會公布流域內工業、農業、生活等主要污染源情況。
初步調查發現,江門建成區黑臭水體接納的污染物已遠遠超出河涌自身的納污能力,主要外源污染為以畜禽養殖為主的農業源、城鎮人口排放的生活源以及企業排放的工業源等三大類污染源。其中,天沙河、雅瑤河的首要污染源為農業源,次要污染源為生活源,第三污染源為工業源;其他河涌的首要污染源為生活源,農業源次之,第三污染源為工業源。
接下來,環保部門還將逐步公布建成區黑臭河涌流域內污染源信息名單和排污情況,公開范圍也將逐步擴展到整個潭江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