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
近日,銀川市和固原市分別成功入選全國第二批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和海綿城市建設試點。試點期限均為2016年至2018年,兩市將分別獲得中央財政3年12億元的資金支持。
銀川
綜合管廊,就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將電力、通訊,燃氣、供熱、給排水等各種工程管線集于一體,設有專門的檢修口、吊裝口和監測系統。實施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和管理。綜合管廊被譽為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
據了解,2015年之前,我國僅有北京、上海、深圳、蘇州、沈陽等少數幾個城市建有綜合管廊。2015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到2020年,要建成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地下綜合管廊并投入運營,并由財政部、住建部啟動中央財政支持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工作。
銀川市早在2014年便著手準備城市綜合管廊建設的準備工作,相繼出臺了推進PPP建設模式加快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指導意見、地下綜合管廊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隨后又編制銀川市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規劃、2016年至2030年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專項規劃及技術導則等,形成“新改兼顧、以線帶面、四橫四縱、干支結合”的綜合管廊整體布局,并開展地下管線普查,為管廊項目落地做好準備。
為確保管廊項目順利實施,銀川市積極探索管廊建設與管理的多元化和市場化,成立了以通聯資本、新興產業資本等組成的國有投融資平臺和13支產業基金,并按照PPP模式,由市政府授權管廊公司與社會資本按比例出資組建項目公司,開展管廊的建設運營。
“銀川被列為全國試點城市后,將投資37.64億元,在今年啟動39.12公里的綜合管廊工程,2017年底完成全部10個試點項目建設,于2018年投入運營,使用年限為100年。銀川市將探索形成西北地區可復制、可推廣的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經驗。”自治區住建廳負責人介紹。
據銀川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銀川市將結合正在進行的舊城改造和新區建設統籌推進綜合管廊建設試點,主要建設10條管廊:寶湖路(親水大街-通達街)、沈陽路(新南路-親水大街)、萬壽街(閱海路-哈爾濱路)、哈爾濱路(正源北街-親水大街)、懷遠路(寧朔街-興洲街)、寧朔街(賀蘭山路-懷遠路)、長河大街(元通路/S203)、滿城街(沈陽路-寶湖路)、寶湖路(通達街-鳳翔街)、鳳翔街(寶湖路-十三號路),將納入道路范圍內所有管線。試點區域面積占銀川市中心三區現有建成區面積143平方千米的38%。
“銀川市將依托智慧銀川‘一網一圖一云’強大的技術支撐,建立智慧管廊大數據系統,把地下管廊項目建設成為國內智能化控制管理運營的基礎設施‘樣板工程’。”銀川市住建局負責人介紹。“過去管網埋在地下,一旦發生泄漏或毀壞,只能預估一個范圍靠大量工作人員逐一排查。綜合管廊運行以后,可以實現全面數字化管理,哪里出現了問題在中控室都可以清楚看到,迅速指派工人進行維修,確保管廊高效正常工作。”
固原
市區一半以上面積將成“海綿”
什么叫“海綿城市”?海綿城市是比喻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下雨時吸收、存蓄、滲透、凈化雨水,補充地下水、調節水循環;在干旱缺水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從而讓水在城市中的遷徙活動更加“自然”。海綿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
固原市由于缺少水資源,節水理念“根深蒂固”。
2014年,固原市在2平方公里的古雁西路片區,采取雨水儲存單元、透水鋪設、生態停車場、下沉式綠地等多種技術措施,充分利用雨水資源,控制初雨污染。2015年,固原市啟動西南新區海綿城市建設,計劃實施面積為154萬平方米,目前已完成施工圖設計等前期工作,九龍公園、興城路等項目已開工建設。
“固原市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確定老城區為海綿修復改進區,西南新區為海綿優化提升區,新區為海綿更新建設區,西部新區為海綿遠期拓展區,試點區主要集中在老城區和西南新區。”固原市住建局負責人介紹。固原市列為試點城市后,將投資35.54億元,在23平方公里范圍內全面開展海綿城市建設,建成后將占到建成區總面積的50%以上,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的建設效果。
“建設海綿城市就要有‘海綿體’。城市‘海綿體’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綠地、花園、可滲透路面這樣的城市配套設施。”自治區住建廳負責人介紹。
據介紹,固原市從今年起,將把城市舊城改造與海綿城市建設同步開展,建設的“海綿體”主要有綠色屋頂14.7萬平方米,下沉式綠地416.60萬平方米,透水鋪裝214.77萬平方米,調蓄設施13.31萬立方米。同時,建設55處重要的海綿節點,實施清水河固原城區段綜合治理工程等水系整治與生態修復6項、城市防洪與雨水排澇項目1項、排水(雨水)及集污管網等建設與雨水收集項目7項,海綿監測平臺1項。
記者了解到,固原市試點項目全部為PPP模式,社會資本與政府授權的出資代表按照一定股權比例成立PPP項目公司,由項目公司負責PPP合作期內固原市海綿城市的設計、融資、建設與運營,合作期15年(含2年建設期),合作期滿,項目無償移交政府或其指定的機構。
“這些試點項目完成后,將極大地緩解固原市的水資源緊缺狀況,每年可節約用水約40萬立方米、補充地下水約260萬立方米、減少懸浮物排放量900噸。”固原市住建局負責人介紹,固原市將通過3年時間探索形成黃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區海綿城市建設經驗,為我區海綿城市建設提供示范引領,也為全國同類地區提供經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