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日前成功入選第二批全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此后,青島市每年將享受中央財政至少4億元的專項資金補助, 青島市級財政每年安排不少于4億元專項資金用于支持海綿城市建設,努力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青島”。
根據青島市政府辦公廳下發的《關于加快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青島市將通過海綿城市建設,最大限度降低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實現75%的雨水就地消納利用目標。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5%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
《意見》指出,要科學編制規劃,完善標準體系,通過編制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指導海綿城市建設有序開展。
其中,新開發區域要全面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加強規劃建設管理的全過程控制,積極做好項目示范引領。政府投資建設的公共建筑、道路、公園、綠地、廣場、河道等公益性項目要率先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相關要求。
老城區要結合棚戶區和危舊房改造、老舊小區整治等,以解決城市內澇、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體治理為突破口,推進區域整體治理,逐步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
青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推廣海綿城市建設,有利于緩解青島市缺水現狀,改變城市建設方式,使城市水環境、水資源、水循環、水生態與城市開發建設相協調。同時,這也有助于加快推進老城區城市面貌改善,提升城市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