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汛期以來,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暴雨等極端天氣,一些城市再次出現(xiàn)嚴重內澇現(xiàn)象,引發(fā)社會關注。城市地下綜合管廊不僅能緩解城市內澇,還能有效解決“馬路拉鏈”、“空中蜘蛛網(wǎng)”等問題,加快推進建設勢在必行。
作為全國十大試點城市之一,貴州六盤水自去年10月開工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目前已完成成品管廊8.14公里。近日,記者來到這里,親身感受地下綜合管廊的魅力。
管廊集約、智慧又生態(tài)
地下綜合管廊就是“挖坑”給各種管線蓋房子,像“地道”一樣建在城市地下。這樣的“地道”具有集約、智慧、生態(tài)的特點。集約是指將通信、電力、給水、排水等管線集于一體,統(tǒng)一規(guī)劃、設計、建設、管理。智慧是指地下綜合管廊非常智能,建成后在辦公室就可對管廊內部進行非常精細的遠程監(jiān)控。生態(tài)是指地下綜合管廊建成后,各種管線運行高效節(jié)能,污水、雨水分流以便合理處理和回收利用。它將徹底解決“馬路拉鏈”和“空中蜘蛛網(wǎng)”等問題,而且設計使用年限100年,可以極大降低運維費用。
中建二局承建的六盤水地下綜合管廊項目采用PPP模式建設,將建設兩條含雨水、污水管線的管廊,包括荷泉南路1.7千米地下綜合管廊、水西南路1.8千米地下綜合管廊。當大雨來臨時,即可通過路邊的雨水箅子集中后,流入雨水口,檢查井與管廊雨水和污水管線接駁,將雨水集中至市政管網(wǎng)指定排放地點。這兩條地下管廊的建成,可以有效提高該區(qū)域整體防洪防汛能力。
PPP模式,就是“政企合伙”,政府和企業(yè)共同組建平臺公司負責項目“投資-建設-運營”,項目建設資金絕大部分來自社會資本,項目建成后通過特許經(jīng)營收回。六盤水地下綜合管廊項目由中國建筑合資成立管廊公司與政府平臺公司,六盤水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特許授權管廊公司作為項目投資、建設、運營和維護的平臺。
項目建設期2015年~2017年,為期兩年,運營期28年,擬建約40公里的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總投資約為30億元。項目建成后不僅能有效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促進當?shù)貙Φ叵驴臻g和資源的利用,還極大方便了電力、通信、燃氣、供排水等市政設施的維護和檢修。
巧解多道施工難題
“六盤水項目地處喀斯特地貌區(qū)域,地下均是大面積分布不確定的巖石及溶洞,施工馬虎不得。”特殊的地理位置給地下管廊項目的施工帶來了不小的挑戰(zhàn)。道路沿線原有管線多,且放坡困難。經(jīng)勘察,鳳凰大道東路施工路段下挖50厘米就是堅硬的巖石層,長度占施工總路段的70%,管廊基坑開挖深達6.8米,屬于深基坑作業(yè)。為了保護環(huán)境和減少對周邊居民的干擾,經(jīng)過施工安全專家多次論證,最終決定采用成鎮(zhèn)控制爆破。施工人員在一個多月時間里習慣了鉆孔的刺耳聲、機械的轟鳴聲和沉悶的爆破聲,最多的時候一天可以爆破推進40米。項目部跟隨著作業(yè)面爆破,一路跟進施工。
讓人頭疼的不僅是巖石,還有軟基處理。例如,當一段基槽開挖到地下6.2米時,設計、勘察等4家單位驗收時發(fā)現(xiàn)在200米范圍內都是松軟地質層,與相鄰地段的巖石區(qū)容易造成不均勻沉降,一旦管廊建成后就會因為不均勻沉降造成主體結構開裂,為此,要求該部位再下挖3米,換填成級配碎石,再用壓路機碾壓夯實,直到符合設計要求。
內外防水用上高分子材料
六盤水被稱為中國的“涼都”,雨量充沛。管廊要確保使用100年,防水成了施工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管廊所使用的防水材料是房建很少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底板采用了預鋪反粘防水卷材,可以一次性與澆筑的混凝土結合成一體,粘連性和牢固性強;側墻則是三層防護:里面刷上防水涂料后再貼上自粘式防水卷材,最外層還要鋪上12厘米厚的擠塑板。頂板是設防最嚴密的地方,不僅有高分子防水材料,人行道上還加上了一層耐根穿刺卷材。為了防護萬無一失,在管廊里面最后再刷上一層水泥滲透結晶防水涂料。管廊使用的混凝土全部都是具有抗?jié)B防水功能的C35P6混凝土,管廊成為了一座層層防水材料包裹、密不透水的地下長城。
項目一工區(qū)所在地是規(guī)劃建設中的高中教育城,沒有通水和暖氣,供電也經(jīng)常中斷,施工人員生活極其不便。但是中建二局的建設者們努力克服著各種各樣的困難。
未來,我們將看到這樣的場景:在一段豎直排列的PV管面前,只見從上至下依次排列著10千伏電纜、電力光纖、光電、聯(lián)通、移動、電信等標示。以后所有的市政管線都會按照這樣的順序集中“安放”在這里,從此各類管線有了家,道路不再天天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