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新疆至今只建成城市地下綜合管廊10余公里,但其意義非凡,這意味著新疆城市建設破解“馬路拉鏈”、“空中蜘蛛網”、“城市觀海”難題,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意味著城市建設重心從地上設施建設向地下設施建設和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轉移。正如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登月時說的那樣“個人邁出一小步,人類邁出了一大步”。
在新疆,城市綜合管廊建設處于起步階段。截至目前,全疆已完成地下管線普查工作的市縣僅有50個,占全區縣市總數的58.14%,而在這完成普查的50個縣市中,仍有一半尚未建立信息系統。2016年開工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總長度達18.33公里,完成國家下達任務的167%。其中烏魯木齊市11.53公里、和田市4.6公里、焉耆縣2.2公里。
地下綜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鋪設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給水、排水、熱力、燃氣等市政管線的公共隧道。形象地說,就是將現在直埋在地下的各種市政管線,統一安放到一個共同的“房子”里,維修和管護轉入地下,管線能得到更安全的保護,這也被稱為城市地下“大動脈”。
大力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及海綿城市建設,必將大大提升新疆各族人民的民生福祉。
國務院將這一設施定義為創新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舉措,國家重點支持的民生工程,旨在破解長期存在的城市地下基礎設施落后等突出問題。
新年伊始,國務院關于烏魯木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其中第四條、第五條,明確要求“積極有序地開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積極推行低影響開發模式,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2017年,新疆海綿城市和地下管廊建設,將邁入大建設時期。國內一些建筑企業聞風而動,紛紛進疆支持城市建設。上海沃雷文公司聯手新疆易品得邦公司,舉行新產品發布會,助推新疆地下綜合管廊合作項目及新疆軌道交通合作項目。新疆住建廳(烏魯木齊市建委)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新疆建筑勘探設計院、新疆建筑科學研究設計院、烏魯木齊市設計院、山東濟南市政工程設計院等疆內外設計院,參加了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