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建委了解到,為保障海綿城市建設安全、文明施工,11月4日至8日,由市建委建筑業管理局、市海綿城市建設工程指揮部組織相關技術力量和專家,分10個小組對全市海綿城市示范區域內在建的57個海綿城市建設工程進行大檢查,檢查內容包括項目推進落實情況、管理人員到崗到位情況、工程質量安全情況、文明施工情況、技術臺賬整理歸檔情況等,同時也對部分抽查項目進行監督性檢測。
中環南路-廣益路綜合整治項目工程范圍較大,對市民出行產生一定影響,整體工程5個標段中,僅中環南路(中環西路-中環東路)的3個標段涉及海綿城市建設內容,包括雨水花園、生物滯留帶等低影響開發技術。11月4日,記者跟隨其中一組檢查人員分別來到該項目1標段和2標段的項目部。據1標段施工單位浙江子城聯合建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中環西路-放鶴洲路標段目前已完成新建雨水管道開挖,并完成人行道透水磚鋪裝3500平方米等其他施工內容,約完成總施工進度的75%。由浙江永聯建設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負責施工的2標段項目西起放鶴洲路,東至南湖大道,工程進度約85%,新氣象路-南湖大道南北兩側人行道的透水磚鋪裝工作已基本完成。
記者在現場看到,中環南路(中環西路-越秀路)南側的非機動車道兩端都用隔離欄封著,但因為隔離欄是可活動的,個別沒有圍擋到位,沿路零散地堆放著一些細沙和陶瓷透水磚。而在中環南路(新氣象路-花園路)北側部分已經完成透水磚鋪裝的路段,表層雖已用黃沙勾縫,但透水磚之間仍存在一定縫隙,兩個路段在土工布的使用方面也都存在一定問題。加上秋季天氣干燥,部分路段揚塵情況明顯。
“中環南路是城市快速路,交通繁忙,目前主要施工范圍是非機動車道,尤其要注意圍擋的規范使用,如果騎車人一不留神闖入施工區域,后果不堪設想。”檢查人員說。而針對揚塵問題,檢查人員強調,切割石塊必須使用濕法作業的同時注意適當灑水,減輕對路人的影響。根據現場檢查情況,檢查人員當場開具了整改通知單,“針對發現的問題,要求施工單位在7天之內整改到位。”
當天,另一組檢查人員來到經開區長水街道府南花園三期,這里是目前海綿城市開工項目中的一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小區內增加了一些透水停車位和雨水花園,對破損路面進行了修護。”檢查人員對施工現場進行了檢查,并查看了項目設計圖紙,“老舊小區的部分居民歲數比較大,出于安全的考慮,對施工范圍的警示標線更要注意,同時施工材料的堆放也要規范,不應壓到旁邊的綠化。”
同時,檢測人員對施工過程中用到的一些新型建筑材料進行了抽檢,對建設工程質量源頭做好把控。檢測結果將不日揭曉,本報也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