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前進在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30次會議作了關于我省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護國環境保護法》執法檢查情況的報告。據悉,經過我省強力推進治污降霾保衛藍天行動,陜北、陜南空氣質量保持基本穩定,關中城市群空氣質量改善取得積極進展。
10月中下旬,省人大常委會組成3個執法檢查組,赴咸陽、銅川、渭南、商洛、延安、榆林6市的24個縣區開展了執法檢查。檢查采取明查暗訪、現場詢問、召開環境問題突出地群眾座談會、匯報會通報反饋情況、對突出環境問題專項調查等方式進行,召開了12次市級和基層群眾座談會,對76家企業和單位進行了明查暗訪。
檢查情況顯示,全省不斷加大環保問責力度,咸陽、榆林等6市及有關縣(區)政府、開發區等單位的主要負責人被省環保廳約談。重點環境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通過全面實施“三江三河”水污染防治行動,全省已建成120座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達到419.28萬立方米/日,污水處理率達到84.2%。治渭目標如期實現,渭河出省入黃斷面穩定達到四類水質,漢、丹江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到二類標準。全省還因地制宜在90個縣區592個鄉鎮、3951個行政村開展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秦嶺亂占亂建、亂采濫挖、亂排亂放、亂砍亂伐等問題也得到遏制。全省還持續開展渭北“旱腰帶”石灰石開采治理,該地區五市1100余家土法石灰窯徹底關閉。為不斷加大執法力度。去年,全省出動環境執法人員6.5萬人次,查處各類違法企業4686家。去年以來,全省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案件15件,查封扣押案件316件,限產停產案件179件。對111家涉嫌環境違法案件的企業主要負責人或直接責任人實施行政拘留,對25起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移送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