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特別談到過去一年的成就和變化,那句“每條河流要有‘河長’了”,再次將“河長制”帶入公眾的視野。
說起河長制,已在這個崗位上工作多年的南湖區鳳橋鎮聯豐村村委會主任吳士根和大橋鎮由橋村黨支部書記魏良心潮澎湃。春節期間,這兩位河長向記者話起了新一年的治水心愿。
治三河,村主任故事很多
方角浜位于嘉興市南湖區鳳橋鎮聯豐村,全長1052米,起點為彭家港,終點在方角浜浜底。
2014年以前,聯豐村在南湖區也算是個養殖大村,那時侯村中的農田里、河道邊都建有大量的違法豬舍,高峰時全村生豬養殖存欄量達5萬多頭,由于并未設有污染物處理系統,導致養殖廢水直排河道,河浜變得黑臭不堪,生態環境每況愈下。
同時,河道沿線還存在著不少違法傾倒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現象,使得方角浜的淤泥厚度逐年增加,嚴重影響了河道防洪排澇、調蓄供水等功能。

吳士根在日常巡河
2013年底,浙江省打響了“五水共治”攻堅戰,方角浜被鳳橋鎮列入了第一批“清三河”整治名單中。吳士根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主動申請成為了方角浜的“河長”。
“一開始,工作并不順利,村民多多少少還是會有些怨言。”吳士根坦率地告訴記者。后來他通過給養殖戶計算養豬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分析轉產轉業后的發展前景,村民們終于心甘情愿地同意拆除豬舍。據統計,方角浜沿線限養區內,共拆除違法豬舍66戶。
2014年3月,聯豐村開始對方角浜進行清淤工作。吳士根多次聯系相關部門對方角浜進行現場踏勘,逐項制訂治理措施。截至目前,共投入資金100萬元進行綜合整治,清淤量達1.7萬立方米。
此外,還對沿岸103戶農家的生活污水進行同步治理。現在方角浜的水質已有了全面的改善,防洪排澇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整治后的方角浜
吳士根向記者介紹道:“為了節省開支,我們還將拆除豬舍后的木椽子用于建造河道兩側的生態護岸,如此一來,每米可節省開支200元左右。”
整潔的河岸,漂亮的親水平臺,為生活在方角浜旁的村民又增加了一個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今年70歲村民朱嘉生告訴記者:“我家就住在方角浜的下游,以前的方角浜真的是又黑又臭,天熱的時候蚊蠅亂飛。通過這兩年的治理,不但河水清澈起來了,魚蝦也多起來了,現在我每天都要到河邊來走走看看。”

方角浜清理出來的淤泥種上了向日葵
“通過治水,我們已初步完成治理目標,方角浜水質也從治理前的劣V類水體提高并穩定在IV類水,雖然水質較以往有了一些進步,但距離治水的目標、群眾的要求還有一定距離。”說起新一年的治水目標,吳士根告訴記者:“接下來治水工作進入鞏固提升階段,我們計劃引入第三方運維機制,進一步推動美麗庭院創建,加大對方角浜及周邊區域的綠化建設,還會根據不同的水體,進行水生植物種植修復工程。”
方升橋港河長話今昔
潺潺的河水,精致的農舍,蜿蜒的石板小路,勾勒出的正是一幅屬于大橋鎮由橋村的美麗畫卷。
以前由橋村的河道什么樣?村民們回答道:“河面上到處堆積著豬糞!”從堆積如山的豬糞,到如今的水清岸綠,由橋村又是如何進行治理的呢?

整治后的方升橋港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由橋村曾經是一個養豬大村,僅一個村的存欄量就占整個大橋鎮的一半。
隨著全村9800平方米違法豬舍的拆除,1737米長的方升橋港的治理完成,使得曾經豬舍遍布、污水橫流、河浜黑臭、蒼蠅蚊子漫天飛舞的由橋村徹底告別了臟亂差。
據了解,方升橋港起點湯金橋港,終點仁康塘,全長1737米,整治前,這里農業面源污染嚴重,周邊生豬養殖集聚,河道淤泥嚴重,屬典型的黑臭河。
說起治污經歷,由橋村黨支部書記、方升橋港河長魏良告訴記者:“以前,我們村每家每戶都養豬,河浜邊都是豬舍,方升橋港河水又黑又臭,空氣中充斥著異味。通過整治,我們共拆豬舍27萬平方米,河道清淤1.8萬多立方米。”
如今,河道邊的違法豬舍變身為生態公園,養殖污染源頭蛻變為生活污水處理終端。河水清起來了,臭味消失了,魚蝦也回來了。

方升橋港邊精致的農舍
“為了長效保潔,由橋村還建起了智能化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工程惠及周邊63戶農戶。總長度約3100米的管道在地下織起一張生活污水收集網,實現了高效處理。”魏良告訴記者。
據魏良介紹,村里保潔隊每天都會巡查,發現垃圾后會及時清理,岸邊農戶也都自覺把垃圾投放至垃圾桶,進行統一收集。

由橋村黨支部書記、方升橋港河長魏良在清理河道
如今,魏良每天總習慣去方升橋港河道沿線走一走,用魏良的話說,河道治理有成效,長效保潔是關鍵。
采訪的最后,魏良告訴記者:“現在我們村的河浜水質已達Ⅳ類,為了鞏固成果,今年我們將再推'美麗鄉村'升級版。接下來我們將根據水質情況,適時種植沉水植物,同時,還將擴大河岸邊的景觀綠化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