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廠承擔著城區污水的收集、處理工作。為了水環境的全面改善,污水處理廠也面臨著提標升級。記者了解到,位于成都市青羊區蘇坡街辦萬家灣11組的成都市第八污水處理廠已于去年6月完成了提標改造,日處理規模在原有基礎上提高了一倍,污水處理標準也由一級A升級到地表水Ⅳ類標準。
第八污水處理廠提高污水處理標準
成都市第八污水處理廠位于成都市青羊區蘇坡街辦萬家灣11組,服務成都市第九排水分區。服務范圍為北以府河為界,西以外環路為界,南至江安河污水處理廠,東至三環路外支干道。
據了解,該廠服務面積約56.6km2,服務人口58.6萬人,廠區占地面積100.7畝,工程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工程2008年12月建成通水,2013年2月通過環保驗收。設計處理規模為10萬m3/d,采用改良型A2O+D型濾池的三級處理工藝。二期提標改造工程于2016年6月30日建成通水,2017年1月22日通過竣工環保驗收,處理規模為10萬m3/日,采用MBR處理工藝。據青羊區環保局工作人員譚江介紹,二期工程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提標改造,“首先是擴大了儲存能力,從每天10萬m3/d的處理規模提高到20萬m3/d。”另外,處理標準也進行了提高,提標改造前出水指標是《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現在在其基礎上主要指標 CODer、BOD5、氨氮、總磷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Ⅳ類標準,“標準提高后,排放出的水質更好、更清澈。”
記者了解到,該廠為成都市重點減排項目,一期工程經環保部核查認定2011年至2015年共計削減主要污染物COD2893噸,氨氮473噸,二期提標改造工程建成后,2016年新增主要污染物削減量COD1346.92噸,氨氮152.24噸;2017年1至6月新 增削減量COD2570.39噸,氨氮190.18噸,“減排效果非常明顯”。
推行河道水質出境斷面扣繳屬地管理制度
除了污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在重拳治水上,青羊區今年有怎樣的進展?青羊區環保局副局長賀志濤介紹,今年青羊區深入推進了“河長制”管理,建立起區、街道、社區三級河長體系,并同步出臺河長例會、信息通報、巡查督辦、檢查考核、斷面扣繳等配套制度及辦法,對轄區內河道、渠道全面實施網格化管理,“完成蘇坡支渠等16條河道905個下河排污口治理,完成16個老舊院落雨污分流改造,新建污水管道18.3公里、河堤4.25公里;7月底前,將完成飲馬河、西郊河、摸底河等3條河渠21處下河排污口的截污治理工作。”此外,據賀志濤介紹,青羊區還全面推行河道水質出境斷面扣繳屬地管理制度,壓實街道的屬地監管主體責任,“從今年5月起對超標斷面的屬地街道實施扣繳,兩個月共計扣繳49.82萬元。”
同時,記者了解到,青羊區明確了水環境質量全面改善的目標:到2017年區內肖家河大石西路62號對面橋監測斷面水質達到Ⅲ類水質標準,到2018年區內南河百花大橋監測斷面水質達到Ⅳ類水質標準,到2020年,區內納入考核的監測斷面水質全部達到考核要求,全區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