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8日上午,大眾網(wǎng)記者來到臨沂市首批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小區(qū)[金玉山]金玉山陽光金泰。據(jù)了解,該項目海綿城市設計集中在樓頂部分,主要對雨水進行采集和回收利用,能使75%以上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
“你看,小區(qū)周邊和屋頂花園都有綠地、樹木,綠化帶建設成低于路面的植草溝,路面雨水會自動流到植草溝。”金玉山陽光金泰項目設計負責人李際風在現(xiàn)場向大眾網(wǎng)記者揭開了“海綿城市”的秘密。“該項目海綿城市的設計理念為優(yōu)先利用植草溝、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等‘綠色’措施來組織排水,使75%以上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

臨沂金玉山陽光金泰項目位于蘭山區(qū)沂州路與清河北路交會處,作為臨沂市第一批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小區(qū),項目綠化主要集中在屋面及小區(qū)周邊,屋面綠化面積約3萬平方米。海綿城市設計集中在樓頂部分,主要對雨水進行采集和回收利用,能夠充分做到采集雨水,并能凈化后再利用。
相較于傳統(tǒng)城市建設模式,處處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設施來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為主要措施,往往造成逢雨必澇,旱澇急轉(zhuǎn)。金玉山陽光金泰項目的建設,能實現(xiàn)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進行“釋放”并加以利用,總調(diào)蓄容積達737.15m3。

大眾網(wǎng)記者了解到,金玉山陽光金泰項目周邊道路和廣場共 14026.14m2,全部為硬質(zhì)鋪裝。室外廣場主要靠雨水溝對雨水進行收集,雨水經(jīng)雨水溝匯集至過濾器處理后流入雨水蓄水池,中后期雨水直接流入雨水蓄水池。在金玉山陽光金泰屋頂花園,綠色屋頂率為79%,綠色屋頂雨水過濾管網(wǎng)長度為 2460.02m,調(diào)蓄容積為 173.8m3,內(nèi)設雨水溝及雨水管道。
雨水溝上蓋板為綠色蓋板,圓筒過濾器既可以用于雨水的源頭治理,也可以用于雨水的末端治理,能有效去除雨水徑流中的污染物,處理后的雨水可滲透到地下或排放到自然水體或再進行回收利用。
“所有雨水匯集至蓄水池后,一部分用于廣場綠化植物的用水,一部分通過地下室連接空中花園給水管道,用于屋面空中花園綠化植被用水。剩余超出蓄水池容積部分則通過管道排放至市政雨水管道。”李際風告訴大眾網(wǎng)記者。
據(jù)悉,為加快推進臨沂市海綿城市建設,2016年6月,臨沂市下發(fā)了《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通知》,明確通過“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將至少75%的降水就地消化和利用;到2018年,城市建城區(qū)25%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城區(qū)80%以上面積達到目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