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記者從嘉興市海綿城市指揮部獲悉,截至今年7月底,嘉興市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已累計完成投資22.49億元,完成投資率44.02%;已累計開工項目109個,開工率93.97%;已累計開工面積16.02平方公里,開工面積86.88%。其中,已完工項目66個,占項目總數56.89%;完工面積8.86平方公里,占總面積48.05%。
昨天下午,在藍天嘉苑,記者看到小區的海綿城市改造項目已經進入尾聲,小區內的道路開始進行瀝青鋪設。在花園路會展中心路段,這里的人行道經過前期的改造,已經都鋪裝上了透水磚,紅黃相間的顏色顯得格外清新。
家住東菱·陽光樂園的陳先生告訴記者,每天吃好晚飯后,他都要到會展中心內的健身房鍛煉。前天晚上,剛出門就下起了暴雨,“還好路面是透水的,沒有積水,不然這么大的雨肯定要濕透了。”陳先生說。
嘉興作為全國首批海綿城市試點城市,經過兩年來的建設,已經逐漸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建設經驗。記者獲悉,目前我市已經出臺了《嘉興市海綿城市建設工程施工、驗收及維護技術導則—低影響開發設施(試行)》、《嘉興市海綿城市建設技術——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設計指導圖集(試行)》、《嘉興市海綿城市規劃設計技術導則》、《嘉興市河道生態建設導則(試行)》等技術規范,完成《嘉興市海綿城市水利技術導則》、《嘉興市城市藍線管理辦法》、《嘉興市河道管理辦法(修編)》方案初審正在修訂中。此外,《嘉興市海綿城市(示范區)考核監測方案》和《嘉興市海綿城市規劃建設運行管理平臺》已完成政府采購,正在開展相關工作。
而從目前的建設成效來看,海綿城市建設解決了試點區域內9個內澇積水點問題,近年汛期試點區域內無明顯內澇。完成建筑與小區海綿化改造項目31個,改造完成后80%的劣五類雨水得到了生態處理成為四類水。排水防澇標準可達到30年一遇,即24小時內累計降雨227毫米無明顯積水現象。試點區域已建雨水利用設施,可實現每年雨水直接回收利用21.36萬立方米。“今年‘嘉興市政務熱線’尚未接到有關積水問題的投訴。”市海綿城市建設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市區貫涇港水源地通過一期濕地改造,飲用水水源水質主要指標提高一個類別,從不符合飲用水源要求到基本符合。
另外,通過對老舊住宅小區基礎設施、雨污分流、景觀提升等進行全面改造,達到生活污水全入網、基礎設施全改造、景觀檔次全提升,極大改善了老百姓的居住環境。在民意調查中,90%以上的群眾大力支持海綿城市建設。
府南花園三期居民、網友“香香草”對小區的環境感到格外滿意。“香香草”是湖北人,去年因為工作變動從上海來到嘉興,于是在府南三期買了房子。“買房的時候,這里還在改造,沒想到改造后環境這么好,一點都不像拆遷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