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暴雨檢驗我市城區海綿城市建設
總體情況良好 個別地方有待改善
8月30—31日,我市普降中到大雨,局部地區出現暴雨。連續暴雨檢驗著我市城區海綿城市建設工程到底怎樣?為此,31日上午,記者冒雨對目前我市海綿城市建設已完工點實地查看。經過現場走訪,發現我市海綿城市建設總體反應良好。但市城區仍有部分經過海綿城市建設的點仍有嚴重積水現象。
正面典型:
海綿工程改造后讓低洼小區不再內澇
31日上午9時,記者在市城區復豐巷小區看到,雨水滴在平整光潔的透水混凝土路面上,很快就浸到路面下了。居民在沒有積水的路面上自在穿行。
據悉,復豐巷小區建于上世紀90年代。由于地勢低洼,院內排水不暢,過去每逢暴雨必內澇。2013年“6·30”特大暴雨后該處積水達130cm,大家反映強烈。
2016年,該小區在海綿城市建設中得到改造:以前低洼不平的水泥地被平整的透水混凝土取代,新修建了攔水溝,改造后的地下管網,實施雨污分流,并埋設了40厘米的碎石蓄水層,實現了“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的目標。經2016至2017年多次強降雨檢驗,小區再未發生內澇,居民出行方便,大家紛紛給海綿城市建設點贊。
上午10時,記者來到市城區金色海岸小區實地查看海綿城市建設后的小區。“以前小區是水泥路面,一到雨天,坑洼不平的地方就積水。現在海綿城市建設后,下雨走在路上都不得濕腳。”在該小區居住了10年的劉大叔告訴記者,海綿城市改造后,小區的環境、衛生上檔升級,出行也更方便了。
此外,記者也查看了市城區和平路獅子樓附近小區、開發區銀監會宿舍小區、開發區川中大市場等,這些以往內澇嚴重的區域經過海綿城市改造后,如今不再內澇,居民對海綿城市建設對居住及出行環境帶來的改善給予肯定。
需逐步完善:
個別海綿工程改造后仍然積水嚴重
8月31日上午8時許,記者來到市民反應強烈的暴雨時仍有內澇或積水出現的區域實地查看。
記者來到市城區鹽關街臨近濱江路段,發現此處經過海綿城市改造后還是存在嚴重積水現象,附近居民對此感到很疑惑。據市住建局城建科科長唐靜介紹,在海綿城市建設中,對鹽關街片區進行了道路管網改造,實現了雨污分流,污水集中收集進入濱江路主排污管,雨水直排進入明月河,但是有一部分雨水通道利用的是原來的雨污合流管,管井內還殘存部分污泥和污水,短期內水質達不到直排明月河的標準,所以進入明月河的前端雨水檢查井出口是暫時封堵的,平常及小雨狀況下依靠原有泵機抽排進入污水管,暴雨情況下同時有高位溢流雨水進入明月河。所以,在短歷時降雨較大的的情況下,泵機抽排有限且溢流口高程高于鹽關街,導致了30日出現的鹽關街積水的現象。
唐靜介紹,通過大雨沖刷后,再對鹽關街雨水管直排明月河的水質進行檢測,只要雨水管水質檢測合格,將馬上開放鹽關街直排明月河的雨水管直排口,以后就不會再出現嚴重積水的現象了。
對于河東新區中國石油銷售四川遂寧分公司樓下經過海綿工程改造的操場,一下雨就積水的現象。河東新區住建局副局長李建寧表示:目前海綿城市工程正在試點,一些小區內的路面采取的是瀝青材料,遭遇大暴雨的時候,呈半透水狀態,對于小區路面積水現象,后期工程將積極維護和整改,希望各單位和各小區將涉及海綿城市出現的問題留存圖片和文字資料,反應到河東建設局海綿辦,將安排工作人員進行整改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