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跟隨省人大環資委工作人員的腳步,再次來到南昌市孺子亭公園、幸福水庫等水污染問題突出點位,我們欣喜地發現,在相關部門的推動下,情況正向好的方向轉變。

烏沙河港下村監測斷面水質變好,清澈見底。
投入1億整體改造孺子亭公園
多年前,孺子亭公園周邊道路、小區每逢暴雨極易發生內澇。2003年,為緩解內澇問題,孺子亭公園里的西湖被改造成“調蓄池”,老城區雨污合流直接排入西湖,自此西湖水質開始變差,泥沙開始淤積。2016年,西湖水體被中央環保督察組列為黑臭水體要求整改。
為改善西湖水質,提升城市形象,2016年,西湖區政府投入1億元著手實施孺子亭公園污水治理和整體改造工程。相關負責人告訴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結合棚改5個億拆出來的10余畝地,政府部門正努力將孺子亭公園打造成西湖區的歷史名片。
據了解,孺子亭公園改造工程現階段已完成清淤3.5萬立方米,下一步準備對調蓄池體進行澆筑并鋪設配套管道、安裝調試電氣設備,預計本月底能完成水體治理工程,整個孺子亭公園整治工程也將于年底前完成。
烏沙河整治后清澈見底有游魚
幸福水庫位于新建區望城鎮境內,是灣里區的飲用水源和昌北區域備用水源。庫區周邊村民均為水庫移民,基本以畜禽養殖為主,養豬場幾乎無污水處理設施,污水通過溝渠直接排入水庫,造成水庫及周邊烏沙河水體污染,發黑發臭。
“主要就是拆豬欄,六七月份拆了40余家。”昨日,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從今年7月開始,烏沙河港下村監測斷面水質就已經擺脫劣五類,目前已達到地表四類水標準。
今年3月曾來港下村實地調研的一名省人大環資委工作人員,看著清澈見底的烏沙河里不時出現的游魚感觸頗深,他說,此前站在岸上遠遠地能聞到惡臭味,從現場情況來看,整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
灣里區政府一名工作人員說,灣里曾是附近有名的養殖基地,豬欄拆掉后灣里區GDP直接下降2個百分點,但為了還群眾一片青山綠水也值得。
此外,今年以來,灣里區全面排查烏沙河沿線截污管網,已經修復725個漏點。下一步,灣里區將啟動2.85公里河床清淤工程以及烏沙河周邊污水治理工程,預計明年3月底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