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記者從省住建廳獲悉,沈陽市12條黑臭水體,經過半年多的全力整治,全部通過了省住建廳和省環保局專家組的驗收,全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已基本消除。
據悉,由給排水、生態、環境等領域的5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對沈陽市整治的12條河道的現場踏察結果表明,12條河道均無不適氣味,水體潔凈、透明度較好且無大面積漂浮物,踏察河段未見污水直排,河岸無垃圾或雜物堆放,群眾調查滿意度高。而對12條河道的水質驗收檢測結果也表明,4項指標均達到住建部、環保部頒布的《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相關要求。
沈陽市曾有12條黑臭水體,包括建成區內的5條運河水系及建成區周邊的7條黑臭水體,涉及總長度約190公里。今年初,沈陽市投資約25億元,對12條黑臭水體實施了截污、清淤、污染源治理及兩岸環境整治工程。
據沈陽市有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在12條河流中新建了49公里截污管線,對河道兩側直排口污水進行截流,接入污水處理廠進行集中處理,并建設了18座小型污水處理站和一處生態濕地,對市政管線沒有覆蓋到的個別小區及部分城中村的面源污染產生的污水就地進行處理,實現達標排放。
同時,對12條河流的底泥進行了原位清淤,通過生物技術進行了無害化處理;對排查出的172處各類污染源,采取“一口一策”的方式進行了綜合治理。其中:管道截污91處、小型設備治理29處、直接關停、取締52處;并對河面漂浮物進行了清理,對河道護岸的垃圾、雜草、破損護坡及各種違建進行了有效處理,使兩岸環境顯著提升。
記者從省住建廳了解到,今年全省黑臭水體治理任務為50條,其中,沈陽、大連市20條黑臭水體要基本完成,鞍山、撫順、本溪、丹東、錦州、營口、阜新、盤錦、葫蘆島9個城市黑臭水體消除比例平均要達到60%。截至目前,全省已完成黑臭水體整治31條,正在整治21條,已基本完成了今年的整治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