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黃山在線報道, 推行 河長制不僅是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也是解決復雜水問題、維護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舉措,更是完善水治理體系、保障國家水安全的制度創新。11月23日,記者從市水利局召開的黃山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我市自推進河長制工作以來已取得階段性成果,走在全省前列。
市水利局副局長方少宜介紹,今年4月26日,市委辦公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黃山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全市三區四縣河長制工作方案于5月15日前完成。為真正實行河長制全覆蓋,我市主動延伸到黃山風景區和黃山經濟開發區,實行“7+2”市里統一調度,黃山風景區、黃山經濟開發區河長制工作方案于5月底完成。6月30日,我市101個鄉鎮和667個行政村全部出臺河長制工作方案,全市四級河長制組織體系擴面升級全部建成。截至目前,市級河長共巡河37人次,縣級河長巡河470人次,鄉鎮河長巡河4820余人次,市級河長巡河發現問題35起,已全部整改到位。
為使河道日常維護、監管常態化,全市建立“組收集、村集中、鄉鎮處置”垃圾處理體系,聘用農村保潔員2791名,成立16支新安江干流河面打撈隊,600多條支流由所屬鄉鎮定期集中整治;全面推行農藥集中配送,在全市設立600個基層配送網點,建立農藥配送體系,實現鄉鎮級農藥集中配送覆蓋率100%、村級農藥集中配送覆蓋率80%、廢棄農藥包裝物回收處置率60%以上。目前已累計關停淘汰污染企業170多家,整體搬遷工業企業90多家,優化升級項目510多個,實施15個城鎮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工程,完成新安江干流和13條支流102個入河排放口截污改造,并依法取締整治洗車店156家,完成農村改水改廁23萬戶。
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以來,全市已關閉或搬遷養殖場(戶)53個,畜禽存欄量22404頭,累計投入3412萬元。拆除網箱6379只,涉及養殖面積37.2萬平方米。開展增殖放流50多次,投放魚苗5005萬尾,禁漁期面積穩定在全市總水面的85%以上。截至目前,共查處河道違法采砂案31起,罰沒款30.4萬元,其中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2起,取締采砂場6家,多部門聯合關閉砂石加工場68家;公安、農業、林業、水利等多部門聯合開展打擊非法捕魚活動,制止非法捕魚65人次,教育處理36人,收繳非法捕魚、電魚工具35件(套),其中地籠8000余米。
為不斷推進河長制工作,市河長辦先后3次對各地河長制工作進行督查,對發現的問題采取一縣(區)一單方式要求整改。目前已先后召開河長會議4次,印發河長制工作簡報55期,對各地河長制工作進展進行定期通報21期,針對推進中的難點和重點進行一事一督辦,已發出專項督辦函6份。
此外,為提高群眾廣泛參與意識,發揮群眾舉報監督作用,我市還積極制作安裝河長公示牌,標明河長名字、河長電話(手機號)、環保熱線、河長辦電話及工作職責等,主動接受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