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鹽城高新區潘黃街道全面加強水環境治理工作,促進“河長”工作制度化和常態化。該街道共有5條區級河道、33條鎮級河道、42條村級河道,總長125千米,經過前幾年的骨干河道整治和今年的非骨干河道整治,轄區內水環境已經煥然一新,初步實現“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確保整治成果長效常態化。
健全組織架構,建立考核機制。全面建立了以黨政主要負責人任總河長,班子成員任鎮級河長,派出所負責人任總警長,社區民警任鎮級警長,各村(居)書記任村級河道河長的鎮、村二級河長體系,實現了河道河長制全覆蓋,制作“河長制”手冊,明確問題清單、目標清單、任務清單、措施清單,確保境內所有河道條條有人管、段段有人養、事事有人辦、件件有落實。同時將“河長制”系列工作列為年度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層層落實責任,建立督查工作小組,定期對“河長制”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并將督查結果進行公示。
強化宣傳教育,增強文明意識。利用公示欄張貼宣傳畫,協調商家LED屏滾動播放宣傳標語,安裝公示牌,在街道范圍對河道保護進行廣泛宣傳,引導居民自覺維護河道環境,做到不亂扔、亂拋、亂排、亂棄,增強廣大村民的文明衛生意識,明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形成人人參與保護水環境的良好氛圍。
創新河道管理,實現“一河一策”。對轄區內所有河道進行常態化保潔,組織人員清理河道,撈清水面漂浮物,清理倒樹、籠網、套網,整治亂堆亂放,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戶收集、街道村清運、集中處置”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置機制,實現了日產日清。同時結合不同河道實際情況,進行細化、量化,制訂“一河一策”行動指南,厘清問題、厘清目標、厘清任務、拿出措施,扎實推進“河長制”管理工作,強化全社會治水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