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秀山縣實施海綿城市改造2.8平方公里,總投資3.2億元,完成彩色透水瀝青混凝土1500平方米,人行道鋪裝12萬平方米,綠化改造4萬平方米。一是堅持問題導向,城市詬病破解。全面完成雨污水合流管網整治、缺失污水官網補齊工作,城市污水收集由每日4000噸增至14000噸。改造區14個內澇點得到根本解決。根治主要排污口,梅江河流域生態系統得到修復。二是堅持自主研發,建設成本降低。利用本地豐富的硅石資源,培育本地海綿城市建筑材料企業。自主研發全硅石無粘膠透水磚,性能、品質處于全市領先水平。三是堅持思維創新,市民一致認可。積極引入彩色透水瀝青混凝土鋪裝,釉面透水砼在慢行系統和生態停車場大膽使用,獲得市民肯定。未改造區市民主動申請改造。四是配合課題實施,產生參考經驗。配合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完成《渝東南暴雨強度公式修編及雨型研究》、《年徑流量控制率》、《雨水徑流污染削減率》等課題研究,《增強型雨水凈化塘研究》正在進行,為渝東南全面啟動海綿城市建設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