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明確提出,要打造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巨大優越性的最佳樣板,以五大水務發展目標為基礎書寫深圳新篇章。具體而言,深圳市將在水源、飲用水、水環境、污水處理以及智慧水務方面再發力,實現新時期水務發展新目標。
深圳:統籌五大水務工作 實現新時期發展目標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關鍵在實踐、根本在落實。”近日,深圳市水務局局長王立新接受深圳特區報專訪時表示,對照十九大的新要求,深圳市水務局樹立了新時期新目標,包括五大方面內容:一是水資源由雙水源(本地產水,東江)進入四水源時代,即本地產水、東江、西江、中水;二是自來水由出廠達標進入全城直飲水時代;三是地面水體水質由普遍黑臭進入V類水時代;四是污水處理標準由一級A(劣V類)進入IV類水時代;五是水務工作由傳統水務進入智慧水務時代。
以實際行動體現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成效
王立新表示,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基本方略,進一步明確了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總體要求,集中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生態文明觀。市委要求把深圳打造成為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巨大優越性的最佳樣板,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典范城市。
“我們作為深圳特區的水務工作者,應該繼承和發揚‘先行一步’的改革創新精神,按照十九大提出的2020年、2035年、本世紀中葉三個時期的部署,拿出特區新擔當、勇擔特區新使命、體現特區新作為、做出特區新貢獻,在新時代勇當尖兵、再創佳績,以水務發展的成果來體現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的成效。”
為此,近期深圳市水務局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在原有的2020年、2035年水務發展目標基礎上,聚焦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美麗環境的需要,提煉了新時期水務發展新目標。這五大目標既有跟人民群眾直接相關的水源、飲用水問題,也有我市迫切需要解決的水環境治理問題,還有水務事業面向未來發展的科技創新問題,與現有水務發展規劃是良好的結合和發展。
五大水務發展目標將書寫深圳發展新篇章
王立新介紹,為實現水務發展新目標,深圳市水務局將著重推動多項具體工作。
水源方面,不斷提高東江、東深兩條供水生命線的保障能力,配合建成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推動公明水庫-清林徑水庫連通、羅田水庫至鐵崗水庫連通等工程項目;加大海水淡化技術儲備,加強再生水等非常規水資源利用,打造多源互補的水資源調配體系;強化水源地生態用地管控,完成全市水庫管理范圍線劃定。
飲用水方面,全面完成供水水庫隔離封閉管理,確保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100%達標;全市水廠實現深度處理工藝改造,加大優質飲用水入戶和老舊市政供水管網改造力度,采取多項措施推動建成小區的飲用水基本達到直飲水標準。
水環境方面,推動城中村和老舊城區的雨污分流改造,新建城區和城市更新區嚴格實行雨污分流;補齊污水管網缺口,按照路徑完整、接駁順暢、運轉高效的要求建成污水收集系統,實現污水全收集;以流域為單元,一河一策地推進深圳九大水系和深汕特別區赤石河水環境綜合整治,全面消除劣Ⅴ類水體,完成133條黑臭水體治理;保證河流生態基流,恢復河流自然功能。
污水處理方面,加快污水處理廠提標擴能,新增處理能力225萬噸/日,提標規模362萬噸/日,總能力達到736萬噸/日,70%以上污水處理廠出水標準達到地表水Ⅳ類;對具有條件的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實施深度脫水減量化處理,實現污泥100%無害化處置;全面完成5706個入河排水口整治,完善入河排水口管理。
智慧水務方面,建成智慧水務數據中心,基本實現涉水事務“一圖全感知、一鍵知全局、一站全監控、一機通水務”的建設目標;以信息化手段統籌水資源、水安全、水環境、水生態、水文化的基本信息;建成基于數據分析、信息共享和人工智能相結合的監管、決策體系;建成分類、分級監控平臺,實現全方位監控、自動化調度。
“全市水務系統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過硬的政治素養、良好的工作作風和顯著的水務業績,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深圳發展的新篇章。”王立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