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連市政府新聞辦公室21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通報大連市推進河(庫)長制工作相關情況。
大連市政府新聞辦公室21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通報大連市推進河(庫)長制工作相關情況。大連市水務局副局長李衛國在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大連市河長制工作正有序開展,濱城的大小河湖正悄然發生著變化。
河長制,簡單地說是由省、市、縣、鄉、村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負責組織領導相應河湖的管理和保護工作。據統計,大連全市共設立總河(庫)長261人、副總河(庫)長80人、鄉級以上河(庫)長432人。河長制的推行,為推進河庫系統保護和水生態環境整體改善,維護河庫健康生命提供了解決方案。
全面治水 建立河流綜合管治體系
據介紹,2016年,大連市6條主要河流中有部分斷面水質不達標,主要包括莊河小于屯、復州河復州灣大橋、登沙河登化3個斷面。
針對超標問題,大連市加大了治理力度,指導各地區編制了水體達標方案,從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業源監管、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河道垃圾淤泥清理、生態水補償等方面綜合施策、全面治水,各地區基本建立起了河流綜合管治體系,取得了較好效果。
2017年,大連金普新區投資5000余萬元開展登沙河流域污染治理;瓦房店市加大復州河流域治理,計劃投資3.9億元建設和改造8座污水處理廠,同時開展了工業企業和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對河道垃圾進行了清理。莊河市則加強工業污染防治,8家水產加工企業全部完成整治,清理河道垃圾2700立方米,完成了莊河污水處理廠一期提標改造和二期新建工程。
據統計,今年1-7月,大連市登沙河、復州河、莊河水質總體改善明顯,莊河小于屯、復州河復州灣大橋、登沙河登化3個斷面的水質類別為Ⅳ類,均由去年同期的劣Ⅴ類水質改善為達標水質。
河庫治理與保護初見成效
據李衛國介紹,《大連市實施河(庫)長制工作方案》發布實施以來,各地區、各責任單位認真履行職責,積極開展河庫治理與保護工作,并已取得階段性成效。主要包括加大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力度、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推進河庫水環境整治、開展了“利劍斬污碧水行動”等多方面舉措。
在加大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力度方面,對梳理排查出的8段黑臭水體,采取“一段一策”的工作思路,確定整治方案,并列入市政府投資計劃。在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上開展了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在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方面,大連市政府則安排資金完成了碧流河水庫水源涵養林生態綠化工程(一期)建設,實施了北大河水庫生態綠化工程、碧流河水庫濕地工程建設,開展了碧流河、英那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態清潔型小流域治理示范工程建設。
此外,集中開展了大連全市河道垃圾春季集中整治活動,有效保護和恢復了河道生態環境;開展了“利劍斬污碧水行動”,對大連全市涉水企業開展專項監察,從嚴、從重、從快打擊一批水環境違法行為,共檢查企業1931家次,查處企業185家,責令改正違法行為141家。
一河一策以“河長制”助推“河長治”
“以河長制助推‘河長治’。通過對河長制工作制度和考核辦法的嚴格落實,可以加強統計河長和上下級河長之間的聯系。”李衛國稱,截至目前,大連市流域面積10km?以上327條河流和206座大中小型水庫都納入河(庫)長制工作管理體系。由大連市委書記譚作鈞和市長肖盛峰擔任市級總河(庫)長,市政府7位副市長和秘書長分別擔任碧流河、復州河等8條重點河流的河(庫)長。
根據《遼寧省實施河長制工作方案》,2018年6月30日前,遼寧全省要完成河長制推行階段的工作任務并完成全面驗收,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進入河長制正式實施階段。
對此,李衛國表示,目前,市、縣兩級河長制六項配套制度已相繼出臺,“一河一策”管理和保護方案編制工作正在加緊編制,下一步將開展河長制中期評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