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人大常委會日前通過關于環境保護稅云南省適用稅額和應稅污染物項目數的決定,2018年1月至12月,云南省大氣污染物每污染當量1.2元;水污染物每污染當量1.4元。今后,隨著云南省環境承載能力、污染物排放情況的變化,必要時再提出調整適用稅額的方案,報省人大常委會決定。

背景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屆時已經施行了近40年的排污費制度將由環境保護稅制度取代,這標志著我國將正式進入以稅治污的時代。
話題
日前,云南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環境保護稅云南省適用稅額和應稅污染物項目數的決定,明確了云南省應稅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具體適用稅額,云南省環境保護稅開征進入倒計時。
稅制改革
環境保護稅制度取代排污費制度
與現行的排污費制度相比,環境保護稅征收污染物種類沒有變化,包括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4類。但在排污費征收中,排污企業收費標準是一樣的,難以體現其中的差別;而“費改稅”后則是“污染排放多交稅多,污染排放少交稅少”,將有效防止排污企業認為交稅后就可以肆意排放的情形。
環境保護稅法規定,應稅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具體適用稅額,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統籌考慮本地區環境承載能力、污染物排放現狀和經濟社會生態發展目標要求,在規定的稅額幅度內提出,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
根據此次云南省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決定:2018年1月至12月,云南省大氣污染物每污染當量1.2元;水污染物每污染當量1.4元。2019年1月起,大氣污染物每污染當量2.8元;水污染物每污染當量3.5元。另外,目前暫不增加同一排放口應稅污染物的項目數。今后,隨著云南省環境承載能力、污染物排放情況的變化,必要時再提出調整適用稅額的方案,報省人大常委會決定。
據悉,今后應稅污染物的排放量將作為環境保護稅的計稅依據,其中,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按照排放量折合的污染當量數確定;固體廢物按照固體廢物排放量確定;噪聲按照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的分貝數確定。排放量核定將由環保部門進行。
“此次云南省在現行排污費征收標準上適當提高了環境保護稅稅額,有利于凸顯云南省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發展定位。同時,方案也統籌兼顧了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企業負擔。”省人大常委會財經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認為,此次云南省明確的方案,符合法律規定和云南實際,將有利于引導形成保護環境的社會共識和行動自覺。
抓住重點
云南省適用稅額突出水污染治理
“目前,云南省環境質量總體保持優良,但局部地區環境問題突出,逐步提高環境保護稅的稅額標準,將更好發揮稅收調節作用,促進企業降污減排,淘汰落后產能。”省財政廳廳長陳建國在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上作方案說明時說道。
陳建國介紹,此次在制定云南省環境保護稅適用稅額方案時,針對當前云南省水污染是環境治理重點的現實,設定了大氣污染物稅額提升幅度較小、水污染物稅額提升幅度較大的差別化稅額。同時,根據歷年排污費中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征收占比分別為80%、15%的狀況,大氣污染物稅額標準提升幅度小、水污染物稅額標準提升幅度大,對全省企業的總體稅收負擔影響較為均衡,同時也促進排放水污染物的企業主動改進污染治理措施。
省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在審議稅額方案時提出,云南省環境保護稅稅額的設定,一方面不能定得過低,導致外省污染企業向云南省轉移;另一方面要統籌考慮企業負擔,給企業留出合理空間,通過升級改造生產技術、完善排污治理措施等,實現達標排放。
據了解,從2019年起,云南省確定的水污染物適用稅額標準將高于周邊省份(四川2.8元/污染當量、重慶3元/污染當量、廣西2.8元/污染當量);大氣污染物稅額標準低于四川和重慶(四川3.9元/污染當量、重慶3.5元/污染當量);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適用稅額每污染當量分別高于貴州省0.4元和0.7元。“與周邊省市相比,云南省設定的環境保護稅稅額是穩妥可行的。”陳建國表示。
最終目的
督促企業主動落實環保主體責任
“排污征稅不是為了多收稅,而是要通過稅收調節作用減少污染物的直接排放。”省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在審議中提出,環境保護稅開征以后,要聚焦征稅目的,確保納稅成本逐步與污染治理成本相當,激勵企業主動落實環境保護的主體責任。
目前,云南省各行業污染治理成本差異較大,根據2015年環境統計數據中排污企業的治理成本綜合測算,全省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平均治理成本分別為5.21元/污染當量和6.48元/污染當量。其中,大氣污染物中,有色、火電、農副食品加工、化工等重點行業的污染治理成本一般在1至3元/污染當量;水污染物中,石油化工、農副食品加工、牧漁服務業、飲料制造等重點行業的治理成本一般在0.5至3.5元/污染當量。根據此次通過的稅額方案,2019年起實施的適用稅額標準已高于重點行業的污染治理成本,將進一步激勵企業主動加大環保投入,完善污染防治設施建設。
“費改稅”后,企業負擔變化如何?根據2016年數據,全省共有3100多戶企業繳納排污費。根據測算,費改稅后,2018年企業負擔不會發生明顯變化;2019年起,全省預計征收環境保護稅5億元左右,企業戶均負擔約16萬元,企業負擔增加在可承受范圍之內。同時,環境保護稅法增加了排放達標環境保護稅減免優惠政策幅度,受惠企業將有所增加。
據統計,2016年云南省征收的排污費為2.52億元,而當年財政投入節能環保的支出達150.13億元,其中污染防治支出28.08億元。“目前,環境保護治理主要還是依靠財政投入,此次費改稅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發揮稅收剛性作用,約束企業主動減排污染物。”陳建國說,全省各級財政將繼續加大對環境保護治理的投入,促進云南省生態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