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黑臭水體,又見綠水清波。12月27日,我省11個設區市全部完成剿滅劣Ⅴ類水驗收工作,宣告全省范圍基本消除劣Ⅴ類水。
我省率先解決困擾群眾的突出水環境問題,推動綠色發展邁入新征程。全省至此提前三年完成全國“水十條”任務,八大水系水質優良,省控斷面Ⅲ類及以上水質超八成。
浙江經濟發達,水環境卻一度遭到破壞,江南水鄉難覓可游泳的河。面對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我省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理念,于2013年底啟動“五水共治”,以治水為突破口推進轉型升級。到2016年底,全省基本完成1.1萬多公里垃圾河、黑臭河清理,基本消除水體黑、臭、臟等感官污染。
今年初,我省提高標準,率先對劣Ⅴ類水展開全面圍剿,提出到年底前消除33個省控、市控斷面劣Ⅴ類水,同時全面整治溝渠池塘,進一步改善群眾生活環境。
臺州市路橋區三條埠頭是我省最后消劣的省控斷面之一。曾經污水直排的河道,如今蘆葦搖蕩、白鷺翻飛,成了沿河群眾心中的最美家鄉河。今年以來,全省各地通過截污納管、河道清淤、工業整治、排放口整治等六大工程,新增城鎮污水管網3000公里,清淤近1.2億立方米,整治入河排放口77276個,大江大河恢復水清岸美。
浙江在全國率先提出“小微水體”概念,排查出需整治的劣Ⅴ類小微水體16554個,并制定了“一點一策”治理方案。德清港汊縱橫,小微水體眾多。如今,全縣339個劣Ⅴ類小微水體全部銷號,每個村還打造出了兩三個小微景觀,為美麗鄉村建設添彩。
水環境整治不僅改善了生態環境,更倒逼了經濟轉型發展。在這場治水攻堅戰中,全省關停淘汰“低小散”企業3萬余家,整治提升1萬多家。工業、農業同步轉型,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漸形成。
我省還創新和完善了河長制等制度措施。目前,全省配備各級河長6.1萬名,實現省、市、縣、鄉、村五級河長全覆蓋,大江大河及主要小微水體都有了責任人。今年,我省還出臺全國首個河長制地方性法規《浙江省河長制規定》,明確了五級河長職責。
美好環境是“易碎品”,治理難、鞏固更難。今后,我省將繼續擴大治水成果,深化源頭治理,提高污水處理水平,通過“污水零直排區”創建、河湖生態修復等行動,為綠色發展和“大花園”建設提供更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