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記者從青島市城鄉建設委獲悉,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完成海綿城市建設約75平方公里,其中2017年建成約44平方公里。2018年,我市將全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完成三年試點任務,組織各區(市)加快編制海綿城市詳細規劃、實施方案,強化頂層設計,讓青島成為一個“會喝水”的“海綿城市”。
大村河既能吸水又能凈水
日前,記者來到位于李滄區的大村河沿岸,曾經的大村河河道污染嚴重、生態用水量缺乏。通過點源截流、源頭海綿化改造、河道清淤疏浚、生態濕地、景觀設計、蓄水活水等系統化治理措施,將河道、綠地和周邊建設用地形成整體,現在已成為城市濱河景觀走廊。
“過去大村河匯水分區街頭綠地面積較大,且高出地面,降雨量較大時,雨水會流向人行道,人行道鋪裝均為不透水鋪裝,雨水繼續匯流至路面市政管網,雨水利用率低,雨量較大時對城市排水系統有較大壓力。 ”據青島市城鄉建設委工作人員介紹,本次改造利用海綿措施,設置透水鋪裝、截流溝、植草溝、滲井等措施,提高雨水的滲透性;通過設置下凹式綠地、臺地綠地、滯留綠地、雨水花園等措施提高雨水的滯留量和蓄水量;通過地塊下墊面改造,及對雨水采取的滯留、凈化措施,提高對面源污染的削減,大村河已成為一條既能吸水又能凈水的“海綿式”景觀河。
樓山公園完成樣板段工程施工
樓山公園是青島市海綿城市試點區域內的第一個山頭公園海綿改造項目,總投資6357萬元。
改造按照“自然保護、生態修復、低影響開發”的設計原則和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對山體進行生態修復和全面整治。增設海綿設施的生態草溝、生態旱溪、雨水花園、雨水塘、臺地花園,新增健身休閑廣場和兒童活動區4000余平方米,新增環路休息站8處、新增及擴容公廁3處、增加衛生間、座椅、垃圾桶、標識牌、燈具等附屬配套設施。植物配置以沿環路設計的薔薇大道作為公園主要特色景觀。新增植物以本土花卉及喬木為主,為公園增綠添彩,美化綠化山體。
項目建成后不僅能夠提升城市山體綠地環境,滿足周邊群眾休閑娛樂需求,還有利于打造魅力青島、保護膠州灣生態環境。截止目前,已基本完成樣板段工程施工,正在進行北區、東入口及四流北路等區域的海綿措施改造施工,已完成總量的60%。
新區建設全面落實海綿城市要求
據了解,2016年4月份,我市成為全國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按照“試點先行、以點帶面,全域展開、有序推進”的原則,全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一年多來,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2016年以來,全市累計完成海綿城市建設約75平方公里,其中2017年建成約44平方公里。
在新區建設過程中全面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的要求,中德生態園較早開展海綿城市規劃和園區海綿城市建設評估,編制了《青島中德生態園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分近、中、遠三個階段實現園區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膠東國際機場提出規劃打造全國第一個綠色“海綿機場”,目前已完成海綿項目方案;世界動車小鎮(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藍色硅谷等新建區域規劃設計也充分吸取海綿城市理念,打造海綿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