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海綿城市中源頭、過程和末端的關系?海綿項目完成后,如何建立養護制度?……昨天上午,在市建委,來自北京大學的博士生服務團正在詢問我市“海綿城市”建設情況,他們將用兩天時間,了解我市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實施情況、建設成效、建設技術等內容,并現場查看試點項目推進情況。
此次前來調研的北京大學博士生服務團成員共有14人,其中3名本科生、8名碩士研究生和3名博士研究生,他們均來自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楊新平是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也是此次博士生服務團的團長。她告訴記者,當前全國各地掀起了建設海綿城市的高潮,嘉興作為處在長三角中心位置的城市,從區位上來看非常具有代表性。”楊新平說道:“我們在開展項目調研前,會先征求學生意見,并通過票選的方式選擇城市。最終,嘉興成為得票最多的城市,這也說明了學生對嘉興很感興趣。”
在座談會上,嘉興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海綿評估中心主任、給排水高級工程師黃屹向博士生服務團成員介紹了我市海綿城市建設情況。
據了解,嘉興建設海綿城市的主要目標是緊緊圍繞“凈”字做文章,削減雨水對水環境的污染,從而改善嚴重惡化的水環境和水生態。嘉興市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示范區占地面積約18.44平方公里,包括舊城改造示范區(含城中片區合流制區域)、南湖重點保護示范區域、已建新城改造示范區與未建新城建設示范區等四類區域,涉及住宅小區改造、公共建筑改造、公園綠地改造、市政道路改造、河道水系疏通、排水管網普查和修復等10大類116個建設項目,總投資約51.09億元。截至去年年底,試點示范區內的116個項目已經全部開工,開工率達到100%。
記者了解到,經過近三年的建設,嘉興市在城市積水排澇和水環境方面有了明顯改善。包括積水排澇明顯緩解、水體水質明顯上升、居住環境得到改善、技術取得創新發展。據嘉興市海綿城市建設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從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兩個方面,尋找適合嘉興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目前已經取得“下凹式”綠地不下凹、高承載力低造價透水路面等13項技術和產品專利并運用到實際工程中。
另外,在座談會上,我市也指出了海綿城市建設中的不足之處,例如技術研究仍然需要長期投入;設計、施工、監理隊伍普遍缺乏海綿城市“精細化”施工經驗;專業養護與海綿設施養護機制還需完善。
楊新平表示,這次全面了解嘉興海綿城市建設情況后,將與嘉興建立一個長期“對話”的平臺。“我們會繼續跟蹤這條線,也許過兩年來看看關于海綿城市養護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狀態,并將學生們感興趣的問題進行回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