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天從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了解到,由2萬個監測點組成的全國地下水監測工程站點建設已基本完成。
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由國土資源部和水利部聯合組織實施,建設內容包括1個國家級地下水監測中心、7個流域監測中心、63個省級監測中心組成的全國16個重點監測區。
目前,總監控面積達到350萬平方千米,平均每1000平方千米5.85個的兩萬余個監測點已基本建設完成。將首次在全國形成監測層位清晰、技術手段先進、監測設施完備的國家級地下水監測網,基本實現對全國主要平原盆地區、巖溶連片區、生態脆弱區、重大工程區等區域地下水水位和水質的動態監測。
中國地質調查局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首席專家李文鵬介紹,這次建設的所有地下水監測站點,充分利用了云技術、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新技術,把野外的監測數據直接傳輸到國家地下水監測中心。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數據,實時了解地下水水文水質狀況,為我們科學規劃和合理利用地下水資源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
下一步,我國將全面啟動國家地下水監測網的維護與地下水質監測工作。同時,為進一步提高地下水監控精度,內蒙、北京、河南、山東等省(區、市)在國家網絡基礎上,已啟動更加精細化的省級地下水監測網點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