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截污納管、生物治理、河道整治等方式,近兩年來,我市強力推進黑臭水體的綜合治理,現(xiàn)已完成了19條黑臭水體的綜合治理,實現(xiàn)了在建成區(qū)范圍內消除黑臭水體的目標要求。
2015年底,市城鄉(xiāng)管委對黑臭水體展開了摸排,確定對建成區(qū)內的19個黑臭水體進行整治,整治河渠總長度126公里,緩洪池面積5.8萬平方米。整治中,我市堅持黑臭水體整治與汾河排污口整治相結合、河道綜合治理與專項工程治理相結合、工程措施與技術性措施相結合,特別是去年對北沙河、北澗河、北排洪渠、玉門河、虎峪河、九院沙河、冶峪河、風峪河8條主要河流實施綜合治理工程。目前,“八河治理”各項工程正在加速推進中,已完成工程總量的95%以上,兩側截污基本實現(xiàn)。去年,我市還實施了10個專項整治工程項目,對大黑水河、西干渠、東干渠、清水河、陽興河、許坦排洪渠等進行專項改造。同時,通過實施親賢路和雙塔南路道路建設工程,完成了狄村渠和馬莊溝黑臭水體治理。
除河道綜合治理和明渠覆蓋等方式外,我市還引入多項新技術,改善水體環(huán)境。在清水河的乾陽街口段,我市引入石墨烯光催化技術這項消除黑臭水體的新技術——河道內鋪設了石墨烯光催化氧化網,這張“網”在光照作用下,與水體內的有毒有害物質發(fā)生降解反應,同時釋放出氧氣,使水體產生自凈功能。在陽興河、清水河下游支渠、許坦退水渠、太榆退水渠等渠段,管理部門采用搭建壩堰、利用混凝沉淀的方式凈化水體。據了解,搭建的壩堰將上游和中游的污水抽排上來,在處理間加入物料,將污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加速過濾和沉淀,最后將處理好的水再排入河渠中,這時的水將會變清,達到無臭、無黑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