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子湖浮水式噴泉曝氣機改造意向圖
記者3月1日從萬州區城鄉建委了解到,萬州海綿城市建設又邁出堅實步伐。高鐵站前區域海綿城市建設已經完成前期工作,計劃本月正式開工,今年內完成1.37平方公里海綿城市改造。
高鐵站前區域將建設13個海綿項目
所謂海綿城市,簡單來說就是要把城市建設得像海綿一樣,下雨時吸水滲水,干旱少雨時地下水又能適當補充利用。按照《萬州城市規劃區海綿城市專項規劃》,萬州將采取“凈、蓄、滯、滲、用、排”等措施,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建設“具有山地特色的立體海綿城市”,最終實現“水體不黑臭、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熱島有緩解”的目標。
萬州海綿城市試點區域有兩個,雙河口移民安置區和高鐵站前區域。其中,高鐵站前區域海綿城市建設約為3平方公里,今年計劃建設1.37平方公里。具體建設項目總計13個,包括公園1個:天子湖公園;公共建筑2個:外國語學校、陽光敬老院;居住小區4個:萬瑞圣湖上城,移民小區、康德天子湖小區,陽光小區及附近建筑;工業廠房1個:雷士照明等廠房;市政道路5個:申明北路,申明大道,入城大道,外國語學校前公路,康德天子湖西側公路。
天子湖公園將構建水生態系統
在13個海綿項目中,最受市民關注的莫過天子湖公園了。記者了解到,天子湖公園項目的海綿建設內容很多,包括:
1、LID(低影響開發)設施:天子湖公園涉及的LID設施有綠色屋頂、雨水花臺、雨水花園、生物滯留帶、滲水路面、植草溝、滲透雨水管溝等;
2、景觀整理:對現狀部分景觀缺陷進行整理,提升天子湖公園整體景觀效果;
3、雨污分流改造:項目針對天子湖公園周邊5個點,6處管網進行雨污分流改造;
4、雨水回用工程;
5、水質保持工程:天子湖水質保持工程包括天子湖水生態系統構建工程、水質保持工程;
6、徑流雨水引流。
萬州市民普遍關心的天子湖水質問題,也在水生態系統構建中得到重視。
據了解,該項目采用微生態活水直接凈化工藝(原位凈化)進行治理,通過流水不腐、曝氣充氧和微生物凈化等三大內核技術,在水體中構筑強大的微生態凈水體系。通過水質調適生態治理技術手段對水體進行定向性的強化。
海綿小區、海綿道路、海綿工廠這樣建
住宅小區怎么達到海綿效果呢?以康德天子湖小區為例,將根據實際地形及現狀管線情況,對屋頂、道路及綠地進行統一管理,以充分利用綠地對雨水的滲蓄作用。人行道采用透水鋪裝,車行道停車場采用透水瀝青,透水鋪裝/透水瀝青下敷設雨水盲管,盲管最終進入市政雨水管網。有條件的屋頂做綠色屋頂,無條件的屋頂雨水經過建筑雨水立管進入雨水花園,最終排入市政雨水管網。
海綿道路的建設相對簡單一些。以天城入城大道為例,道路路幅為52米,人行道為2×8米,車行道為36米,將充分結合道路現狀條件及需求,因地制宜地進行海綿城市工程改造,人行道采用透水鋪裝控制降雨徑流,透水鋪裝/透水瀝青下敷設雨水盲管,盲管最終進入市政雨水管網。對車行道徑流,采用多孔纖維棉設施進行控制。
雷士照明等工廠的海綿城市改造則是結合廠區現狀地形、管網條件,充分利用現狀下墊面,采用多種LID措施相互結合的方式,涉及廠區內部分道路,屋面,綠地改造,在提升景觀效果的同時實現對雨水“滲、滯、蓄、凈、用、排”多目標全過程利用。
對現有花園,則采用雨水花園改造,即對花園地下填充種植土、石英砂和礫石等材料,采用雨水溝、濕地、下沉式綠地設計,在下雨時蓄積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