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人的飲用水源中,長江直接供水量、供水人口均占50%,是名副其實的生命線。陳杰介紹,在全面開展水源地安全隱患排查的基礎上,省水利廳牽頭督促9個未達標水源地加快整治,目前已完成整治7個,76個排污口完成核查,超額完成國家達標整治任務。他還介紹了長江岸線保護與開發利用整治行動進度,力爭到2020年使開發利用率逐步降至一半以下。非法采砂治理進展順利,我省通過建設指定停泊點、査辦重大典型案件、提升執法能力,實施24小時管控,目前長江釆砂管理秩序平穩可控。
江蘇是大運河沿線河道最長、流經城市最多、運河遺產最豐富、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點段最多的省份。近年來,水利部門積極配合,大力推進大運河沿線河湖科學管護,著力“三個打造”:一是打造清水廊道。圍繞國家推進南水北調一期配套和后續工程建設的目標要求,著力加快輸水線路完善、水質保護等工程建設,完善清污分流體系,為沿運河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供水保障。二是打造生態廊道。加大大運河及周邊河湖整治力度,打造以洪澤湖、駱馬湖等五大湖群為重點的生態保護示范區,全面提升運河沿線生態與文化景觀建設。三是打造文化廊道,將加強挖掘、傳承和保護,讓大運河這一世界文化遺產盡顯江蘇水韻之美。
陳杰還表示,加大內河治理,是標本兼治的有效措施。下一步,江蘇將以河長制、湖長制為統領,大力實施生態河湖三年行動計劃,堅持“一河一策”“一湖一策”,立足不同地區不同河湖實際,解決好河湖管理保護的突出問題。在城市大力實施黑臭水體整治、活水暢流工程,2019年基本消除設區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在湖泊區域大力實施退圩還湖、生態清淤工程,到2020年計劃恢復水域100平方公里,推進山清水秀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