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試點,意味著要“摸著石頭過河”,但“摸著石頭過河”同“盲人騎瞎馬”卻是截然不同的兩碼事。作為一種全新的城市發展理念和方式,截至目前,海綿城市建設在我國確實沒有現成的完整經驗模式可資借鑒,但海綿城市的實現方式和技術路徑卻并不缺乏,關鍵在于如何將“堅持規劃引領、統籌推進”落到實處。
鶴壁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以及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編制暫行規定》、《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海綿城市建設績效評價與考核辦法》等文件要求,結合鶴壁的生態本底,充分發揮專家力量,以示范目標為導向,因地制宜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在全國率先制定出臺了《鶴壁市海綿城市建設模式指引》,對可能出現的問題事先“預警”并給出解決之道,讓試點工作尤其是項目建設少走彎路,此做法值得業界關注。不僅如此,鶴壁還率先秉承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的原則,從立法層面規范海綿城市建設。該市具有地方立法權后,起草制定的第一個地方性法規便是《鶴壁市循環經濟生態城市建設條例》,其中專門制定有“海綿城市建設”專章。通過十條詳細規定,對海綿城市建設從規劃、建設、管理、運營維護等全生命周期提出明確要求,使操作過程更加標準化、規范化、程序化、透明化、高效化。該條例已通過河南省人大批準,于2016年12月1日正式實施,為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提供了可資參考的地方實踐經驗和“法治海綿”樣板。
●法治海綿
一、立法有保障
該市制定的《鶴壁市循環經濟生態城市建設條例》,從立法層面規范海綿城市建設。2015年鶴壁市具有地方立法權后,起草制定的第一個地方性法規便是《鶴壁市循環經濟生態城市建設條例》。《條例》設海綿城市建設專章,對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運營維護等提出明確要求。通過立法保障,將海綿城市建設的理念變成長期堅持的基本政策和要求,將海綿城市建設作為對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的考核要求。目前該條例已通過河南省人大批準,2016年12月1日正式實施。
二、規劃做引領
2015年,在《鶴壁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過程中,增設海綿專章,在總規中明確海綿城市目標,以及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等強制性指標。根據鶴壁實際特點,編制《鶴壁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鶴壁市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新城區)》、《鶴壁市新城區城市水系專項規劃》,形成了三位一體、各有側重、相互補充的海綿專項規劃體系。結合海綿城市專項規劃成果,對鶴壁新區城北片區、南部片區、淇水灣商務休閑區、起步區等4個片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進行了修編和編制,在控規圖則中增加地塊的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為強制性指標,增加年懸浮物(SS)削減率、下沉式綠地率、透水鋪裝率、綠色屋頂率等為引導性指標,同時結合項目實際特征,明確了綠地協調解決其他項目海綿控制目標的途徑。
三、規章保質量
為加快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項目施工過程管理,確保工程質量,市海綿辦先后出臺了《鶴壁市海綿城市建設工程管理規定》、《鶴壁市海綿城市建設項目設計說明提綱暨設計指引》、《加強鶴壁市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項目方案及施工圖審查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明確了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項目規劃、設計、施工、驗收等各個環節要求和責任。
為充分發揮城市規劃在海綿城市建設中的龍頭帶動作用,探索從規劃編制、規劃審批許可等工作環節,建立服務我市海綿城市建設的規劃管理制度,市規劃局出臺了《鶴壁市海綿城市建設項目規劃管理實施辦法》、《鶴壁市海綿城市建設項目規劃管控實施保障制度》、《鶴壁市海綿城市建設項目“一書兩證”管理制度》、《鶴壁市海綿城市建設項目規劃管控責任落實和追究制度》等一系列部門實施細則,結合鶴壁市管理體制,明確了全市范圍內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的規劃管控審核要求、手續辦理流程和責任追究辦法。
在試點項目建設基礎上,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又出臺了《加強海綿城市建設項目施工管理的通知》、《簡化海綿城市建設項目招投標手續的意見》、《進一步加強海綿城市建設項目施工圖審查管理的通知》、《加強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竣工驗收管理的規定》、《實行海綿城市建設閉合管理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了全市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海綿城市項目招投標、施工圖審查、施工許可、竣工驗收等環節的具體流程和要求。
四、標準重細節
充分結合鶴壁市氣象、水文、地形、地質等本底特征,認真總結鶴壁市海綿城市試點的實踐經驗,經過充分的調查研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編制完成《鶴壁市海綿城市建設項目規劃設計導則》、《鶴壁市海綿城市建設—低影響開發雨水工程標準圖集(試行)》、《鶴壁市海綿城市建設—低影響開發雨水工程竣工驗收辦法&規程(試行)》、《鶴壁市海綿城市建設—低影響開發雨水工程運行維護規程(試行)》,為海綿城市設計、施工及運營維護提供技術保障。標準規范除包含海綿城市建設通用設施(透水鋪裝、生物滯留設施、雨水花園、植草溝、綠色屋頂、調蓄池、滲管等)外,也納入了鶴壁海綿城市建設中摸索、探索出的特色設施(專利技術)。
五、監管有平臺
構建海綿城市監管平臺,形成液位、流量、水質、溫度、雨量等多指標于一體的在線監測網絡,同時將海綿城市項目管理、在線監測與預警、考核評價等納入智慧城市管理平臺,實現基于海量數據的智慧管理模式,為今后城市排水防澇長效管理提供重要的監測手段與數據支撐。
六、隊伍成體系
經過三年的摸索與實踐,鶴壁市形成了海綿辦-海綿公司-設計院/設備公司的三級創新人才體系。海綿辦專設宣傳推廣組,負責落實激勵政策、引導創新成果產業化。鶴壁市成立政府主導的海綿公司,招聘近20名海綿城市相關專業的大學畢業生,負責鶴壁海綿城市項目建設運營維護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時注重對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好的做法進行提煉和總結。在激勵機制的激發下,在鶴壁從事海綿城市規劃設計業務的中規院、中國城建院、北京城建院、上海建工、江西園藝、河南龍源、市規劃院、市建筑院等設計院,以及本地的舒布洛克、盛泰科技等海綿城市設備公司成為創新的主力軍,先后就海綿城市設計、施工、產品等方面申請多項適合于本地區的專利技術。
●建設成效
雨水資源重復利用 地下水位“穩中有升”
鶴壁海綿城市建設預計可實現年回補地下水量約1400萬立方米,用于綠地澆灑及城市水系景觀補水約為600萬立方米,年節約水資源費約6000萬元。通過海綿城市建設,一方面可基本實現試點區內地下水開采和回補平衡,基本遏制地下水位連年下降的趨勢,實現地下位“穩中有升”;另一方面對于降低城市需水量、緩解城市內河缺水等具有重大作用。
水系環境顯著改善 “淇水悠悠”盛景再現
得益于上游濕地、下游濕地、兩岸100~500米的防護綠地、全部消除排污口、雨水入河口設置雨水凈化裝置等保障措施,淇河水質常年保持在Ⅱ類以上,位列河南省主要河流水質第一名。
此外,在防護綠地中建設淇水詩苑、淇水樂園等項目,重現淇河詩經文化中“淇水悠悠”的秀美景觀。試點區內城市內河整治采用PPP 打包的形式進行運作,總投資額為11億元。目前,護城河段黑臭水體已經基本得到消除,棉豐渠、二支渠、天賚渠等內河的水質也得到了顯著提升,海綿城市建設完成后,試點區內所有城市內河的水質將不低于Ⅳ類。
灰綠結合系統治澇 “平安鶴城”民心所向
從源頭減排、排水管渠、排澇除險三個層次,通過灰綠結合,重點實施易澇點改造、構建超標徑流入河通道、水系“卡脖子點”整治、打通2條斷頭河等項目,構建排水防澇體系,實現30年一遇的內澇防治標準。
在2016年7月遭遇2次150毫米以上(百年一遇)降雨時,城區局部積水點的積水均在1個小時以內消退,完全經受住了暴雨季節的考驗,“平安鶴城”成為華北地區的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