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大鵬新區將努力打造全市治水提質典范區,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藍圖。
圳在治水
水,是深圳大鵬的一張靚麗名片,大鵬的美,不僅在海上,還在河里。
曾經被詬病臟亂的葵涌河如今變得水美岸綠,成為街坊散步的休閑場所,整治后的南澳河也告別了黑臭,引來魚群嬉戲。大鵬新區去年全面推行河長制“1+ 7”指揮體系,建立三級河長管理體系,推進管網建設、河涌整治、治污設施、內澇治理、水源保護各類項目共29項,圓滿完成市治水提質年度工作任務,提前完成黑臭水體整治和河道排污口整治任務。
前不久召開的大鵬新區總河長會議上,新區治水提質指揮部辦公室發布了治水提質系列文件,包括3年工作方案和2018年責任手冊,以美麗海岸線聞名的大鵬,也將打造美麗河景,扎實推行河長制各項工作,迅速掀起治水提質攻堅沖刺行動高潮,努力打造全市治水提質典范區,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藍圖。
污水集中處理率提升至96.1%
住在葵涌河附近的居民,對大鵬近年來河道治理的成績感觸最深,這條曾經被居民詬病臟亂的小河涌,去年實現了顏值大變身,河面干凈了,河水變清了,岸邊進行了綠化美化,沿河修好了休閑小道,街坊們茶余飯后,都會到河邊走一走逛一逛。
葵涌河只是大鵬新區治水提質工作眾多亮點的一個縮影。大鵬新區剛成立時,污水集中處理率不足10%,大量的污水或排入河、海或滲入地下。從2012年開始,大鵬率先實施污水干管工程。2015年,進一步加大力度,實施了《大鵬新區污水支管網建設三年實施計劃》,污水支管網在22個片區陸續開工,至2017年底新建污水管網超200公里,同時完成14個小區雨污分流改造,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6.1%.
通過雨污分流管網建設、河道綜合整治及執法等措施,大鵬新區納管消除64條河共有入河排污口459個,率先在全市消除入河排污口,基本實現污水不入河。
曾經被拉入“黑臭名單”的南澳河等新區4條黑臭水體,目前已全部消除黑臭,南澳河于2016年完成,在全市率先完成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三溪河、西邊洋河和正隴水均于2017年上半年完成黑臭水體治理,根據監測結果,均已初步消除黑臭,在全市率先并提前3年半完成黑臭水體治理任務。
“河長制不僅是冠名,而是責任。”在大鵬新區總河長會議上,大鵬新區黨工委書記王京東專門提到。大鵬新區創新思路,建立全面推行河長制“1+7”指揮體系。設立了河長辦,建立了區級、辦事處級、社區級三級河長管理體系,實現河長全覆蓋,共設河長51名,其中區級河長8名,辦事處級河長3名,社區級河長40名,同時進一步完善河長體系設民間河長68名。全區共設置72塊公示牌,公布投訴電話,力爭河流突發事件能及時發現并得到及時處置。截至去年12月底,區級河長累計巡河29次,街道級河長累計巡河127次,社區河長累計巡查286次。
大鵬新區還積極推動“互聯網+河長制”,建設河長制智慧系統A PP,目前系統一期已初步建設完成,正在調試運行階段。同時新區開展河流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力求采用信息化手段實現對河流的監控,加強河流管理和保護。
創建全市直飲水示范區
治水,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非一日之功,大鵬新區清晰地意識到,這需要以河長制為有力抓手,系統謀劃系統治理。大鵬新區以生態立區,良好的水環境不僅是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對市委、市政府的承諾,也是對廣大新區人民的承諾。
治水提質是大鵬高質量建設“美麗大鵬”行動中的重要內容,大鵬新區環境保護和水務局牽頭制定了《新區治水提質攻堅沖刺工作方案(2018-2020年)》和《新區治水提質2018年大會戰大建設責任手冊》,對大鵬治水工作進行了詳細部署。
水污染問題表現在水中,根子在岸上。大鵬新區將堅持水陸統籌,強化聯防聯控,加強源頭防治,努力從根本上解決水環境污染問題。一方面進一步推進入河排污口整治,深入排查入河污染源,統籌治理工廠企業污染、城鎮生活污染、水產養殖污染、船舶港口污染等,嚴查直排偷排行為,嚴控入河海排污總量。同時加快污水管網、雨污分流、污水處理廠等治水基礎設施建設,并深入開展“小散亂污”整治行動,嚴格依法管水護水,推動轄區企業全面落實主體責任。
河道環境的好壞,廣大群眾體會最直觀、感觸最明顯。大鵬新區有64條總長197公里的大小河道,根據有關要求,新區需完成總長71.51公里、30條河道的綜合整治。大鵬新區2018年要實現河流水質年均值達到IV類以上,2020年全部達到Ⅲ類以上的高標準要求。
防洪排澇事關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按照市里“2018年河道防洪達標率要達到80%,2020年要100%達標”的要求,大鵬新區提出加快推進內澇整治,分片規劃、打包治理,確保內澇整治工作到位,有效維護新區城區安全。征地拆遷問題是治水提質工作當前的最大“攔路虎”,大鵬新區也對各項任務進行細分部署,要求各相關部門創新工作思路,按施工進度要求推進河道整治工程涉及用地征地拆遷工作任務。
大鵬新區還將“治水”和“治城”相結合,加強河道景觀建設,努力實現治好一條河流、形成一道美麗景觀、打造一片宜居城區,讓碧水和藍天共同成為大鵬的亮麗名片。大鵬新區還將加快改善飲用水質,力爭2020年前壩光、大鵬、南澳3個片區居民全部喝上直飲水,成功創建全市直飲水示范區。
守好三條“底線”,實現水環境治理“長治久清”
生態環境保護的重大意義不言而喻,生態環境保護的重大任務責無旁貸。大鵬新區各級各部門本著對城市負責、對群眾負責、對未來負責的態度,全力推動水環境的提升,努力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藍圖。
切實落實“河長制”,大鵬新區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加強協調、各負其責,沖在一線、干在一線、解決問題在一線,各單位一把手要親自主抓治水提質工作,積極協調解決工作推進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做到“守河有責、守河擔責、守河盡責”。治水提質特別是河道整治征地拆遷任務繁重,大鵬新區已抽調19名干部充實到基層一線,全脫產參加治水提質、征地拆遷等重點工作實踐鍛煉。
越是艱巨復雜的工作,越要保持不懈的沖勁和清醒的頭腦。大鵬新區管委會與新區各責任單位簽訂了責任書,明確了責任分工,提出了考核辦法,治水提質工作將作為督查考核的重要內容。大鵬新區建立了一套專門的督查、考核、追責機制,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行為,一律從嚴、從速、從重查處;對勇于擔當、表現突出的優秀干部給予表彰激勵。同時,堅持守好三條“底線”:守好安全底線,在工作推進中要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與社會和諧穩定;要守好質量底線,在各類工程建設中要始終追求卓越、對標一流;要守好廉潔底線,嚴明紀律、做好“留痕”。
治水成效
大鵬新區去年全面推行河長制“1+ 7”指揮體系,建立三級河長管理體系,推進管網建設、河涌整治、治污設施、內澇治理、水源保護各類項目共2 9項,圓滿完成市治水提質年度工作任務,提前完成黑臭水體整治和河道排污口整治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