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安徽省地表水斷面生態補償暫行辦法》正式落地,全省建立了以市級橫向補償為主、省級縱向補償為輔的地表水斷面生態補償機制。對賭的規則很簡單:“ 誰超標、誰賠付,誰受益、誰補償”。
近日,安徽省環保廳會同省財政廳向各市人民政府通報2018 年1月份、2 月份安徽省地表水斷面生態結果,因斷面水質改善,阜陽市一二月份分別獲得生態補償250 萬元和200 萬元,均為全省最多。
在改善斷面水質方面,阜陽做了哪些工作呢?
14 條黑臭水體初見成效
日前,記者來到位于市經開區的華僑溝,這里河水清澈透明,河底密布著鵝卵石;兩岸大堤上,工人正在進行護坡草皮的日常維護保養工作。
也許你很難相信,就在一年前,這里還是典型的黑臭水體,夏天河面上散發出陣陣臭味,蚊蠅滋生。
市重點工程局環境工程科項目辦主任張妍妍說,華橋溝黑臭水體治理項目已納入阜城水系綜合整治PPP 項目范圍,是阜城去年治理初見成效的14 條黑臭水體之一。
去年,鑒于阜城河網水系發達,以往碎片化治理效果不能達到長治久清的情況,市委市政府決定將阜城205 平方公里范圍內的45 條內河(含22條黑臭水體)打包進行系統化、區域化治理,內容包括沿河截污、清淤疏浚、河道拓寬、護岸護坡、園林綠化、生態修復等工程,并建設4座國家級濕地公園。
目前,阜城水系綜合整治( 含黑臭水體治理)PPP 項目一道河、七里長溝、中清河、西清河、東城河、西城河、七漁河、華僑溝、向陽溝等14 條黑臭水體達到了“ 初見成效”的治理目標,共截堵沿河排污口200 余處,2017 年12 月順利通過省住建廳和省環保廳的驗收。
全市已建成投運污水處理廠15 座
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市以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為目標,緊扣水污染防治工作重點,多措并舉,分類推進,水污染防治取得積極成效。
我市將集中治理工業集聚區水污染列為年度重點工作,明確要求省級及以上的工業聚集區,新建、升級工業集聚區,應建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
截至2017 年底,我市10 家省級工業集聚區全部按要求完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在線裝置安裝任務,基本實現園區污水全收集全處理目標。
同時, 我市加強城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實施中水回用,有效改善城鎮人居環境。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投運污水處理廠15 座,設計處理能力達60 萬噸/ 日;已建成的中水回用工程中水日處理能力達13 萬噸。
在全省評比中,2017 年以來,列入國考的淮河魯臺孜、潁河阜陽段上游、潁河阜陽段下、潁河楊湖、谷河阜南等5 個斷面水質年均值全部達標,水質優良率達到40%,較2016年優良率提升1 倍。
“今年,我市將進一步推進淮河部分支流較差水體的治理,全面展開入河排污口和黑臭水體清理整治,并進一步規范工業園區水污染集中治理等一系列治污工作。”上述人員表示,最終達到消除城市黑臭水體、全面提升水體環境質量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