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張懿參加論壇。
為期兩天的第三屆化學與環境工程前沿論壇在京開幕。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吳豐昌表示,中國目前處于污染治理階段與水質改善階段之間,環境保護的理念、技術和管理都需要創新,今后中國水環境科技領域面臨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
今天,記者從論壇上了解到,本次論壇共設26個大會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張懿,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段寧等與會專家以工業水污染控制與可持續發展為首要目標,圍繞工業環境管理與風險控制、控污策略與技術體系構建、典型行業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推廣三大中心議題,為共同推動科技引領工業水污染控制與可持續發展建言獻策。
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吳豐昌等解析了工業環境管理與風險控制方面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案。他表示,在中國水專項(2006-2020)的實施中,國家投入大量資金,目前中國的水環境與生態環境形勢一樣,整體上持續好轉,但成效并不穩固,各項環境指標距離標準還有差距,風險管控方面的工作距離“防患于未然”的要求相差較遠。
“我國目前處于污染治理階段與水質改善階段之間,環境保護的理念、技術和管理都需要創新,2020-2035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污染攻堅戰的關鍵時期,我國水環境科技領域面臨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吳豐昌表示,中國未來水環境領域的戰略目標總體原則上將堅持以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為主線,聚焦科學規律、工程技術和水環境管理支撐三大創新目標,治理區域將聚焦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地區,獲得的技術成果鼓勵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行推廣應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火箭軍后勤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侯立安分享其團隊在行業水污染控制方面的多年積累與經驗,為工業水污染控制與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問題提供科技支撐;南京大學教授李愛民在會上介紹了流域水污染治理、環保技術產業化、工業污染防治等取得的標志性成果。論壇承辦方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曹宏斌表示,本次論壇總結、凝練和完善了“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行業標志性成果,并為工業水污染控制領域提供了高端技術與應用的交流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