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在農村溝河保潔中,實行人工保潔與機械保潔相結合、常年保潔與集中整治相結合等多種模式,確保農村溝河整潔通暢。圖為日前,保潔人員在圩角河海門工業園區段清理河面垃圾。記者戴躍華攝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素保障。日前,《海門市2018年水污染防治工作計劃》正式出臺,今年共確定8大類44項工作任務。
今年水污染
防治目標確定
環境質量改善目標:我市省考地表水斷面3個,斷面優良比例達到66.7%,無劣V類水質,市考地表水斷面5個,斷面優良比例達到37.5%,無劣V類水質,通呂運河貨隆大橋斷面水質達到Ⅳ類,通呂運河天西大橋斷面水質達到Ⅲ類,通啟運河海洪大橋斷面水質達到Ⅲ類,海門河東洲大橋和高北大橋斷面水質達到Ⅳ類,圩角河秀山大橋斷面水質達到Ⅳ類,圩角河西郊大橋斷面水質達到Ⅴ類,通啟運河常樂閘南橋達到Ⅲ類。圩角河北京中路橋斷面水質達到Ⅴ類。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優良率保持100%。三星自來水廠地下水監測點水質保持良好,江濱季士昌地下水監測點水質保持優良。近海海域海水水質達到Ⅳ類。
按照上級下達任務,2018年,我市主要水污染物減排目標:化學需氧量確保削減1.14%、總磷確保削減1.73%、氨氮力爭削減1.00%、總氮力爭削減1.00%。
細化任務8大類44項
深化工業污染防治方面:淘汰落后產能、推進“兩行業”企業整治、開展“散亂污”企業整治、嚴格環境準入、發展循環經濟、完善排污許可制度、推進重點行業清潔化改造、強化重點區域污染治理。
深化城鎮生活污染治理方面:推進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加強配套管網建設、強化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監管、加強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大力推進尾水再生利用。
強化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方面:調整優化養殖產業區域布局、加強畜禽糞污綜合利用、加強水產養殖污染治理、控制種植業面源污染、實施農村水環境綜合整治。
推進船舶港口污染防治方面:加強船舶污染控制、增強港口碼頭污染防治能力。
加強水資源節約方面:控制用水總量和提高用水效率,加強城鎮、工業與農業節水,強化水資源管理。
加強水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嚴格生態紅線保護與規劃藍線管理、持續開展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落實“河長制”“斷面長制”職責、實施生態河湖行動計劃、加強入河排污口整治、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強化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深化飲用水水源地達標建設、強化沿海岸線管控、防治近岸海域污染、強化海洋生態與濕地保護、嚴格控制地下水開采、加強地下水污染防治、加強環境損害鑒定評估能力建設。
完善環境經濟政策方面:積極推行差別水價、完善排污稅征收政策、 推進排污權交易制度、實施全流域水環境區域補償制度。
加大水環境監管方面:強化斷面達標精細化管理、全過程監管飲用水安全、依法加強排污單位達標排放監管。
2018年,我市共安排水污染防治重點工程22項,其中產業結構調整項目4項,城鎮生活污染治理項目1項、農業農村污染治理項目4項、水生態保護項目6項、能力建設項目1項、南通市水污染防治專項總體方案工程項目6項。
保持執法監管高壓態勢
我市要求加強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明確了相關部門的監管職責。要加大信息公開力度。依法公開水環境狀況信息,定期發布水環境質量狀況,重點排污單位應公開污染物排放狀況及污染防治設施建設和運行情況。加強社會監督,支持環保社會組織、志愿者開展水環境保護公益活動,健全舉報制度,充分發揮“12369”環保舉報熱線和網絡平臺作用。公開曝光環境違法典型案件,積極推行環境公益訴訟。構建全民行動格局,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推廣綠色生活方式。